首頁 » 資訊 »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力挺政府,積極推動現代汽車的國產化策略

三陽工業董事長吳清源力挺政府,積極推動現代汽車的國產化策略

分享:

三陽工業的董事長吳清源近日表達了對政府推動現代汽車國產化政策的堅定支持,對於最近闖入的負面報導,他的情緒可謂異常激動。據知情人士透露,有人利用吳清源的名義,頻繁地將關於三陽和現代汽車的消極消息傳遞給官員和記者,稱其反對現行的國產化政策。這讓吳清源感到十分不滿,他向朋友們表示:“假借我的名字反對國家政策,這實在太可惡。”

事實上,吳清源的怒火並非無的放矢。三陽工業於7月30日參加了經濟部產發署所召開的「國產化政策實施要點」會議。會議中,產發署署長楊志清宣布將於兩天後實施的國產化政策名單,其中中華汽車、福特六和和三陽工業赫然在列。吳清源驚訝地發現,三陽旗下面向韓國現代汽車的CUSTIN車型竟也被納入國產化的範圍。他不解地指出,早在今年上半年,產發署已派出學者專家來工廠調查,確認三陽仍是透過進口合約從母廠下單,並未被要求進行任何改善。

然而,突如其來的禁令讓吳清源措手不及,700輛車的零件被全數扣押在海關,這使得他在經營上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此同時,名單上的其他兩家公司—中華汽車和福特六和,顯然早有準備。業內專家指出,中華汽車已經將楊梅廠設為MG車型的生產基地,而福特六和則選擇了中壢廠進行國產化的調整。因此,這兩家公司能夠迅速適應政策的變化,反而在此情況下獲得了競爭優勢。

知情人士提到,這一切的背後,似乎有人在背後操控,檢舉的目標指向公會理事長及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對於是否進行此舉,車輛公會卻表示理事長不予回應。這一系列的陰影對於三陽工業來說無疑是一次重創,吳清源在目前的情勢中選擇退出車輛公會,並強調將加快現代汽車的國產化進程,力求在明年實現自製率的目標,展現出他對未來的信心與決心。

此次事件的發展除了讓三陽工業在產業上重新思考其策略外,也為整個汽車行業的國產化帶來了更多思考與挑戰。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如何在政策的引導下尋找自身的發展空間,成為了不少企業面對的共同課題。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