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上班族照護壓力加劇,尋求彈性解決方案

上班族照護壓力加劇,尋求彈性解決方案

分享:

隨著社會快速變遷,台灣的上班族面臨著愈來愈大的生活壓力。其中,照顧家中長者成為許多青壯年工作者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有超過15萬名25至64歲的工作者因為需要照顧家中長輩而被迫離職,這讓本就嚴重的缺工問題更加惡化。在這樣的情形下,專家呼籲政府和企業應該通力合作,同時探索更多的彈性工時與遠距工作的方式,以減少上班族的壓力與離職率。

在台灣,一種被稱為“職場三明治族”的現象日益普遍,如詹仁豪先生便是其中一員,他過去擔任職業軍人,現轉職為保險業務,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夠更好地照顧家人。他提到,照顧生病的母親讓他感受到外聘看護的不足之處,曾經考慮辭職全心投入照顧,因此做出了轉職的決策。他對於保險方面的規劃也相當重視,透過投保醫療險和長照險,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看護需求,減輕自己的經濟壓力。

詹先生說道:“我相信政府的長照2.0政策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效的,但面對我母親的實際需求,無法完全提供長期且24小時的照顧。” 他指出,在面對突發情況時,必須時時準備好應對措施,否則可能面臨辭職的困擾。這也引發社會對於如何平衡工作與家庭責任的討論。

根據中正區里長莊柏辰的觀察,目前政府與企業間缺乏有效的合作關係,許多單位對於長照政策的補助了解不夠,導致許多可培養的人才因此流失。莊里長強調,政府應該加強對於企業的輔導,同時探討建立更友善的長照職場環境,讓員工能夠在工作與家庭之間達到平衡。

專家也提出,企業可以採取彈性工時、遠距辦公等措施,讓員工在兼顧家庭照顧責任的同時,能夠維持工作表現。一些大型企業已開始設立日照中心,以便讓員工在工作時,也能確保家中長者的照顧需求得到滿足。這不僅提高了員工的生活品質,也有助於企業吸引並留住人才。

進一步而言,長照系統的改善也必須與社會整體的高齡化趨勢相結合,以確保每位員工獲得公平對待。同時,企業內部應該提供必要的支援,像是給予長照補助和帶薪家庭照顧假,讓員工感受到支持與關懷。

人力資源專家陳瑞珠表示,隨著越來越多的工作者因家庭需求而退出職場,這將對台灣的經濟和國力造成長期影響,因此政府應該主動輔導有意進入長照市場的人員,進行適當的專業訓練,提高他們的照護能力,進一步減輕上班族的照護壓力。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僅僅依靠離職來照護長者的方式已經不再是可行的方案。我們必須從政策制度、職場文化到層級管理等多方面進行徹底的改變,以創建一個既能照顧到長者,又能照顧到員工自身需求的職場環境,以應對未來更為嚴重的社會挑戰。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