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股市動盪中,中國半導體類股於週四迎來了一波令人振奮的反彈,尤其是中芯國際(A股代碼:688981.SS)一度飆漲4.9%,觸及人民幣93.15元的日內高點。這一漲勢的背後,主要受到了美國政策變化的影響。根據媒體報導,拜登政府計劃在其任期結束前不久,對包括Nvidia在內的幾家知名AI晶片製造商的出口施加新的限制。
這些限制旨在限制人工智慧(AI)晶片的出口,特別是數據中心所需的晶片,以集中發展在與美國有友好關係的國家,並確保全球企業在AI開發方面能夠遵循美國的標準。市場分析指出,這一政策導向給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帶來了投資機會,部分投資者對於中國公司能在政策變動中受益感到樂觀。
隨著中國半導體股票的整體上揚,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在盤中亦上升了1.7%。其中,通富微電(002156.SZ)、華虹(688347.SS)和兆易創新(603986.SS)等成分股表現可圈可點,漲幅在2.5%至5.7%之間,顯示出市場對於半導體產業未來增長的期望和信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本土的AI晶片巨頭寒武紀(688256.SS)卻顯示出不同的聲音,周四小幅下跌2.7%。寒武紀在此之前的幾天裡,卻上漲了105元,漲幅高達17%。其股價在1月8日一度觸及735元的歷史高點,市場對其產品的期待十分高漲,因此此次咖啡館內短期回調引起了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寒武紀的下滑可能是市場獲利了結的結果,投資者對於前期大漲所產生的盈利回吐情有可原。隨著全球AI晶片市場的不斷演變,各大企業在技術和政策上的競爭亦變得更加激烈,中國半導體行業在這場競賽中扮演的角色值得期待。
綜合來說,當前中國半導體類股的漲勢與國際政策的變化密切相關,投資者在面對未來的市場走向時,既需觀察外部環境的變化,也要密切關注內部企業的發展,才能做出更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