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中國汽車製造商積極拓展歐洲混合動力汽車市場

中國汽車製造商積極拓展歐洲混合動力汽車市場

分享:

在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中國汽車製造商正在加快向歐洲市場出口混合動力汽車 (PHEV),並且計畫推出多款新車型,以此來應對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的高額關稅。根據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報導,歐盟為了保護自身的汽車產業,實施了針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保護性關稅,這一措施顯示出其在面對中國製造廉價汽車的壓力下的無奈與束縛。然而,這項關稅政策對混合動力汽車並不適用,這為中國汽車製造商打開了新的市場機會。

隨著2024年10月29日,歐盟決定將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從10%提高至最高45.3%,並於2024年10月31日生效,中國汽車製造商迅速做出反應,加速了對混合動力汽車的生產與出口。分析師指出,這一局勢使得中國電動車製造商如比亞迪等,能夠藉助生產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來避開新關稅的影響,持續擴展在歐洲的市場份額。

據預測,這一出口增長勢頭將在未來幾年內進一步加強。諮詢公司Counterpoint的分析師阿里(Murtuza Ali)表示,今年中國對歐洲的混合動力汽車出口預計將增長20%,明年則可能會展現更快速的增長。數據顯示,自2023年10月以來,中國對歐洲的混合動力汽車出口量已經呈現出兩倍多的增長,從最初的3.24萬輛增至6.58萬輛,顯示出中國汽車市場戰略調整的明顯成效。

由於美國和加拿大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高達100%的關稅,這也使得歐洲成為中國汽車製造商重點爭奪的市場。市場需求在經濟增長放緩與通膨加速的背景下日益變化,消費者對於經濟實惠且燃油效率高的混合動力汽車的需求持續上升。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Seal U DM-i以3.5萬歐元的起售價,有效地擊敗了福斯和豐田的競爭,展現出競爭者的強大潛力。

更進一步的發展中,比亞迪正在匈牙利建立生產基地,預計將在當地生產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企業總經理張豫指出,中國汽車製造商若能提供更多具成本效益的選擇,有望吸引大批注重經濟的消費者,開創更大的市場潛力。

在此波混合動力車型熱潮中,上海汽車集團成為向歐盟出口受影響最為顯著的企業之一,其市場份額達35.3%,並表示將持續為歐洲市場規劃具多樣化傳動系統的產品。此外,作為中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的吉利汽車,也在近期推出了新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各大日本汽車製造商亦在同時察覺到這一市場潛力,開始向歐洲出口更多類型的混合動力汽車,以抵消在中國的產能過剩影響。報導指出,本田在中國的汽車銷量已下降29%,其應對措施包括將產品轉向更有市場前景的歐洲市場。

雖然中國混合動力汽車的出口量不斷攀升,激烈的市場競爭不可避免,但專家提醒,中國企業在行動上或將更加謹慎,以避免引發歐盟的新一輪關稅措施。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汽車市場中,中國汽車製造商能否成功突破重圍,還需要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與政策環境。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