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中國官方釋放了一系列利好股市的政策後,A股市場出現了短暫的急漲,然而回升的勢頭並未能持久,隨後股市亦經歷了回調。特別是港股,也在一波漲勢後隨之回落,展現出市場情緒的不穩定。昨日恆生指數下挫1.63%,而在週四開盤後不久,恆生指數曾快速上漲1.2%,一度觸及兩萬點的關口。然而,隨著陸股午後的波動,恆指最終以19,700.56點收盤,再度下滑78.21點,跌幅為0.40%,連續兩日收黑。今日的日內高點為20,044.06點,但市場情緒依然承壓,尤其是半導體類股在午後時段表現疲軟, leading to 中芯國際重挫7.24%。同時,國企指數則小幅上漲0.45%但最終下降0.18%,科技股指數經過短暫的增長後,最終吐回1.43%,收於4,515.48點,其日內低點為4,496.56點。值得注意的是,週三的兩大指數卻各自下降了1.96%和2.40%。
在政策發布的背景下,中國監管部門於開盤前釋放了強烈的利好信號,然而A股卻呈現出虎頭蛇尾的格局。創業板指數一度上漲超過2%,但最終卻向下調整,三大股指最終以日內低點或近期低位收盤。滬指小幅上漲0.51%,這是過去三個交易日中首次錄得上漲,而深市和創業板則分別下跌0.49%和0.37%,呈現連續兩日的下滑。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由於對美國可能重新實施貿易關稅的擔憂,加上中國經濟與內需的持續不明,這些因素驅使部分資金選擇在高位實現收益,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性。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一場國新辦的發布會上透露,《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規範了未來三年公募基金在A股流通市值中每年至少需增長10%的目標。同時,對於商業保險資金來說,大型國有保險公司力爭從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費的30%將專門用於投資A股,以期提升市場的長期資金來源。
從盤面表現來看,科技網絡股漲跌不一,小米股價跌幅超過2%,美團下滑接近1%,但網易和阿里巴巴的股價卻小幅上漲約1%。在半導體類股中,除了中芯國際的重大跌幅外,小鵬汽車和理想汽車則分別下挫3.63%和3.75%,同樣未能逃過市場的陰影。
相對於此,中資券商股則表現強勁,中國銀河的股價上漲2.48%。銀行和保險股的表現亦相對穩定,中國光大銀行股價上調4.08%,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則急升5.39%。然而,蘋果概念、鋰電及物流等類股票則普遍走低,顯示出整體市場氣氛仍有轉變的可能。
總結來看,雖然中國市場在政策的驅動下展現出一定的上行潛能,但種種外部與內部因素的交織,讓日後市場的走勢充滿挑戰。市場的回調或許是對即將到來的不確定性展現出了一種理性,但亦需密切關注政策的持續影響及全球經濟變化的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