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11月7日,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正式登場,吸引了2萬4687名考生參加。這次測驗的考生年齡範圍廣泛,從僅4歲的幼童到91歲的長者,展現了各族群對於原住民族語言學習與認證的熱情與重視。原民會主委曾智勇在屏東大學考區巡視考試現場,為在場的考生們加油打氣,表達對他們的支持。
面對長者報名人數的顯著增加,相關機構開始思考如何讓考試方式更加友善與生活化。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的董事長馬耀・谷木指出,年長者參與族語考試的比例不斷上升,考試環境的友善設計包括將試卷題目放大,以及考試形式的調整,都是為了讓考試過程更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考生。
馬耀・谷木也提到,將建議採取口試的方式,讓年長者以及初學者能夠進行對話,這樣的形式可以使考生更輕鬆地展現自己的語言能力。明年將會和相關試務單位與專家共同討論,朝向更符合生活情境的考試模式發展。
本年度的族語認證總共分為兩次考試,年報考人數預計可達4萬人以上。與過去以學校為主的報名方式不同,今年的報名範圍擴大到非學校團體、教會、家庭等各種形式,讓更多人能夠參與這項重要的語言認證。
考試的通過率方面,根據馬耀・谷木的分享,排灣族在各族群中表現最佳,而在地區來看,阿美族的東海岸語系的通過率也非常高。他表示,這樣的結果不僅是對考生努力的肯定,更顯示出族語學習的普及正逐漸深入各個社群。
曾智勇提到,這次測驗中有168組的部落團體報名,多數來自教會、文化健康站,或是族語學習班及家庭組織。這一趨勢顯示出,族語學習與傳承的過程正在朝著共同學習的方向發展,意味著族群之間的交流與互助愈發普及。
在屏東的一項創新舉措中,阿美族的林家瑜創辦了「乒夢族語學習班」,在桌球教學中融入族語學習,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自然接觸和使用族語。這種創新的學習方式不僅增強了學生對於族語的理解與應用,也激發了對自己文化的熱愛與認同,期待未來能吸引更多來自不同部落的學習團體一起加入,形塑更廣泛的族語學習環境。
此外,為了激勵族人在族語學習上的努力,原民會在今年度對「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辦法」進行了修正,對於取得中高級以上合格的考生,將發放5000元至3萬元不等的獎勵金,以鼓勵更多族人投身族語的修習和傳承。
測驗結果預定將於2025年1月24日及2月14日公布,合格者將由原民會頒發合格證書,考生也可透過專屬網站查詢自己的成績。這整個過程展現了對於原住民族語言發展的重視,未來也希望透過更創新與實用的方式,促進族語的學習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