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基金控於今(9)日發布了其獲利自結報告,整體表現引人注目。根據報告顯示,凱基人壽在2023年12月出現稅後淨損2.32億元,而凱基金整體在同月小幅盈利5.02億元,整年度稅後純益高達335.46億元,相較於去年成長76.9%。這使得其每股稅後純益(EPS)達到1.97元,再度創下年度獲利的佳績。
在昨年的業務貢獻上,凱基金的前三大獲利引擎分別來自人壽、證券和銀行業務,這三大業務合計佔了全公司稅後純益的比重,分別為66%、30%和17%。這樣的表現顯示出凱基金控在多元化營運策略上的成功,展現其穩定的發展潛力。
詳盡觀察凱基人壽的財務表現,雖然12月出現了稅後淨損,但這一數字相比2022年12月的11.46億元淨損已大幅縮小,顯示出公司投資操作的保守策略正在帶來改善。整個2023年,凱基人壽的稅後純益達221.55億元,較去年增加118.4%。值得注意的是,初始化年度保費(FYP)收入也錄得逾10%的年增,反映出產品需求的增強和市場的正面反應。
從凱基證券的表現來看,12月錄得稅後純益6.36億元,雖然年減16.5%,但考慮到台股表現走高,交易量卻較11月有所減少,這仍然是值得肯定的結果。全年稅後純益累積至101.23億元,年增38.8%。這表明在整個市場熱絡的背景下,各項業務如經紀、財富管理、承銷及金融投資操作均獲得顯著增長。
凱基銀行方面,去年12月的稅後純益為3.98億元,年增11.5%,主要受益於穩定的利息及手續費收入,全年稅後純益則為55.36億元,較前年增長2.5%。在存款規模年增雙位數的推動下,凱基銀行去年底的總資產已突破9000億元,展現出公司資產品質的穩健。而其逾放比率仍維持在0.2%,顯示出風控能力的優勢。
此外,中華開發資本則因投資部位評價的波動影響,12月稅後純益僅0.4億元,年減92.9%,全年稅後純益則錄得7.31億元,顯著減少67.1%。這一表現突顯出市場的不確定性對投資業務的影響。
針對未來的發展,凱基金控指出,將在2024年正式完成品牌更名的計劃,此舉不僅有助於提升品牌形象,還將促進集團資源的整合,力求打造出更適應市場趨勢和消費者需求的經營模式。展望2025年,凱基金將持續深化其ONE KGI的業務模式及企業文化,旨在推動集團的加速成長,成為客戶全方位的金融夥伴,為客戶提供更周到的服務與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