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發展中,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揭露了他未來的計畫和目標,尤其是關於在美國成立一個專注於產業政策的智庫。他強調,美國的政策對全球市場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建立這樣的智庫具有重要性。劉德音指出,自己在賺取了一定的財富後,現在希望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資源,為行業發展做出更具體的貢獻。
劉德音提到,這個智庫預計在加州的柏克萊地區成立,目的在於提供一個平臺,讓產業界專家和學術界人士能夠共同研究和探討各種工業政策。他的想法是將學術研究與政策制定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理論與實踐並重的機構。這個智庫將包括兩個部分:一方面專注於學術研究,另一方面則是針對政策的具體建議,旨在幫助政府和企業更清晰地理解和制定產業政策。
劉德音還提到,面對全球經濟的變化,許多國家的自由市場正經歷著分裂,而自由經濟的萎縮更是急需各國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特別是在美國,傳統上對於產業政策的理解並不被廣泛接受,許多人認為這會妨礙市場的自由發展。過去四五年間,中國的產業政策逐漸外溢影響到其他國家,這讓產業政策的重要性再次浮出水面。
他回顧了日本的產業政策發展歷程,表示日本在某些時期曾經取得成功,但隨後又遭遇失敗。這一教訓對台灣而言,更加印證了制定有效產業政策的重要性,並讓劉德音對台灣在該領域的成功感到自豪。
有關於未來的計畫,劉德音強調成立智庫後的短期目標是促進研究及討論,接下來他將根據情況再向外界定期報告進一步的動向。目前,他也在關注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政策和趨勢,並評估這些動向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影響。他認為,台灣的半導體技術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美國的技術支持,因為美國所有先進的晶片技術都在台灣得以實現。
劉德音最後呼籲,美國在持續施壓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同時,也必須加速自身半導體技術的提升,這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他的發言不僅展現了對行業未來發展的深刻洞察,也反映出對全球產業政策變遷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