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台積電的前董座劉德音最近在一次公開訪談中,分享了他近期的目標與計畫。他構思在美國成立一個專注於產業政策的智庫,並強調這一構想的重要性,因為美國的政策方向對全球產業的影響無比重大。
劉德音提到,隨著他在商業上的成就,他希望能夠運用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推動有益的變革。他回到美國的第一件事就是迎接自己小孫子的誕生,一個三個月大的小寶寶,讓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感與快樂。這種私人生活的美好,恰如其分地反映在他對未來的期望中。
在談到智庫的具體構想時,劉德音表示,希望在加州柏克萊建立一個產業政策智庫,這個智庫的使命將集中在研究和制定各國的產業政策上。他指出,在當前全球市場分裂加劇和自由經濟逐漸退卻的情況下,各國都亟需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形成有效的產業政策,特別是像美國這樣的大國。
劉德音認識到,目前美國的智庫多數由政治人物主導,而參與者中缺乏真實的產業背景。他的智庫希望能夠匯聚來自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專家,確保政策制定的過程中能有更實質的基礎和關聯。劉德音深感,過去幾年中國的產業政策已經向其他國家灌輸了新的思維模式,這讓他對制定產業政策的挑戰與機遇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他以日本的產業政策為例,提到日本曾經成功的可持續成長與後來的失敗,以此來強調產業政策的制定多麼複雜與困難。台灣在這方面的成就相對較好,他希望從台灣的成功經驗中提煉出可參考的策略,讓智庫能夠為美國及全球的產業政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至於長期的計畫和目標,劉德音仍然保持謹慎,他希望在未來幾個月內,根據智庫的進展向外界回報更多的最新情報。在這次訪談中,劉德音對於當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政策和方向表達了一些看法。他坦言自己對於政策的具體走向尚不完全清楚,但他認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仍然不會受到大的波及,因為台灣的成功本身就是美國半導體產業的成功。
劉德音最後呼籲美國在向中國施加半導體發展壓力的同時,亦需加快自身的技術進步與創新,以保持在全球科技競爭中的優勢。這不僅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更是為了促進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