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晶片製造商博通(Broadcom)發佈了其第四季財報,結果表現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因為對於人工智慧(AI)晶片需求的強勁前景充滿信心。這一表現使得博通的市值首次突破一兆美元,顯示出再一次強調科技股在當前市場中的重要性。隨著博通的成功,美股主要指數在最近的交易中呈現漲跌不一的情形,其中那斯達克指數已有四周連續上漲,而道琼指數則連續七個交易日下滑,二者間的走勢差異反映出市場情緒的複雜性。
展望未來,投信法人指出,若11月的台指數若出現收黑情況,根據過往數據,12月的上漲機率超過90%。這一預測對於台股的走勢涵蓋了美股多頭的支撐,並預期在經過短線震盪與整理後,台股仍將有機會再度上揚,穩守在23000點的大箱型格局內。
此外,PGIM保德信基金公司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杜欣霈表示,台股的櫃買指數至12月13日僅上漲未滿一成,遠不及加權指數同期接近三成的增幅。然而,隨著AI技術的迅速普及,預期到2025年中小型股將有望受惠於AI相關趨勢的外溢。根據歷史統計,中小型股對於盈利外溢效應的反應往往會出現延遲,但面對全球半導體出貨量的持續增加及AI新一代晶片升級,中小型股的提供商和零組件供應鏈的股票都被預期將有不錯的表現。
杜欣霈還分析了輝達(NVIDIA)在2024年國際電子元件會議中所揭示的AI晶片設計願景。輝達計劃推出結合矽光子技術與3D堆疊技術的新一代AI加速器,預期該新設計將於2028年至2030年實現商業化。儘管矽光子概念股在下半年已經顯示出多頭行情,但杜欣霈對整個行業的長線前景仍抱有正向看法。
然而,市場也面臨不確定性,尤其是在明年1月川普(Donald Trump)有意重返白宮的情況下。回顧川普任內,全球股市曾多次遭遇劇烈震盪,包括美中貿易戰及科技戰的衝擊。這使得市場對未來川普的關稅政策感到不安,尤其是針對中國及科技管制的方面。因此,投資者在選股時,除了要考慮企業的獲利增長外,還需考慮潛在的關稅衝擊及企業的轉嫁能力。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分析道,儘管市場面臨地緣政治及政策變化的不確定性,且籌碼面顯得相對混亂,但台股仍在AI浪潮所帶來的科技創新機遇下,表現出一定的韌性,能夠穩住23000點的關卡,維持大箱型格局。安聯投信團隊預期,在企業獲利有望創新高的推動下,台股的後市仍有可期的表現。
根據預測,2024年台股將有機會實現全面獲利達到4兆元,並推動企業獲利在2025年創下新高,有助於增強台股的表現動能。在評價方面,安聯團隊提到,過去經驗顯示,獲利復甦的第一年往往能享有較高的本益比。目前台股的本益比約為18倍,雖然略高於過去10年的15-16倍,但隨著市場持續吸引新資金流入,這一數字仍被視為合理。特別是近年來,台股ETF吸引大量新資金進入市場,進一步推升了市場的本益比。
展望未來,安聯投信團隊強調,AI的長期成長趨勢將成為台股的主要主軸,預計到2025年,AI及半導體供應鏈將持續帶動台股的成長動能。儘管短期內可能出現調整,個別股票的表現也會有所分歧,但整體市場仍具韌性,值得投資者期待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