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度的第2次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測驗於今日(7日)正式展開,吸引了來自各族群的考生共計2萬4687人參加,年齡範圍橫跨了4歲至91歲,充分展現原住民族語言學習的熱情與活力。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曾智勇特地前往屏東大學考區,進行巡視,並為考生們加油打氣,用行動支持原住民族語言的弘揚。
隨著報名人數的激增,特別是年長考生的比例顯著上升,原民會正研議如何使考試方式對長者更加友善與生活化。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馬耀·谷木表示,為了適應年長者的需求,考試環境將進行調整,包括對試卷題目的字體進行放大,並考慮採用口試的形式,讓考生們能以對話的方式進行考核,這樣更能使初學者和長者感到自在,並能夠實際運用所學。
這項語言能力認證每年舉行兩次,根據報名的變化,新的報名方式突破了傳統的學校框架,接受來自社區團體、教會及家庭的報名。此舉不僅方便了不同族群的考生參加,還強調了族語學習的共學機制,讓更多人參與其中,增加族群文化的傳承。
根據考試數據,馬耀·谷木提到,每個族群的通過率各有不同,其中排灣族的通過率相對較高,而阿美族在東海岸語系的通過率同樣表現不俗。原民會估計此次測驗的到考率約為6到7成,顯示出族人對於語言認證的積極參與和日益關注。
屏東的社區生活也因為族語學習而變得更加多元豐富。例如,阿美族的林家瑜創辦了名為「乒夢族語學習班」的活動,將族語學習融入桌球運動中,讓學生在球場上不僅锻鍊體能,還能自然而然地學習族語,增加日常對話的機會,進一步提升對自身文化的認同感及興趣。
為了進一步鼓勵原住民族的語言學習與傳承,原民會今年度對於通過中高級以上考試的考生將發放5000元至3萬不等的獎勵金,這樣的政策不僅旨在提升考生的積極性,更是響應族群文化復振的長期願望。
測驗結果將於2025年1月24日及2月14日公佈,合格者將由原民會發放合格證書,考生還可透過專屬網站查詢成績,這些措施將進一步提升族語學習的透明度和便利性,讓更多族人參與到語言學習的行列中來,為文化的延續作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