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這座以美食著稱的城市,不僅在美食的多樣性上讓人驚豔,也在健康促進方面展現了令人欣慰的變化。根據體育署最新發布的運動現況調查,台中市在去年成功減少過重及肥胖人口比例,從前年的42.9%降至38.4%,僅次於台北市,成為六都的「第二瘦城市」。這一變化不僅是數據上的反映,更是市府推動健康政策成效的具體體現。
台中是美食之都,美食街如公益路及崇德路吸引了無數食客,各式各樣的美食讓市民更是愛不釋手,形成一種社交文化,促使人們頻繁聚餐。在這樣的環境中,市民的飲食習慣自然也受到影響,據統計,2022年台中市的肥胖率高達42.3%,和台南並列六都第二。但令人欣慰的是,市府並未對此袖手旁觀,而是透過一系列的健康促進活動,積極改善市民的健康狀況。
為了應對肥胖問題,台中市衛生局從去年的5月起,啟動了一系列針對不同族群的減重相關活動,計畫時間持續至10月。衛生局提供960名BMI達到24的市民免費報名來到國民運動中心及部分民營健身房進行運動,同時提供身體組成的測量與線上營養諮詢,補充了運動與飲食的雙重知識,幫助市民更了解自身狀況,並能對症下藥,達成減重目標。
衛生局長曾梓展提到,基於去年活動的成功,今年的減重計畫將進一步擴展,目標是讓更多市民能夠參與。市府將利用台中通APP,鼓勵市民每天步行一萬步以獲得數位點數,此外,報名衛生所的減重活動還可獲得贈送的禮券。他特別提醒市民,保持規律運動能有效促進健康,改善心血管、呼吸系統及肌肉骨骼功能,並有助於減少焦慮感,增加愉悅感。
衛生局建議市民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三十分鐘,運動時心跳需達到130下,掙扎呼吸或出現微微的汗水都是運動的好徵兆。而在日常生活中,市民也可以多利用大眾交通系統搭配步行,選擇走樓梯而非搭電梯,並在週末與親朋好友共度戶外活動時光,擁抱健康。
台中的這股減重熱潮不僅是為了迎接更健康的未來,更是市府、社區和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晶。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相信這座城市的居民能攜手共創更美好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