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啟動以來,台南市區的鐵路地下化計畫已經進入了重要的實施階段,工程進度已達到89%。這一計畫旨在消除鐵路對市區的阻隔,並整合整個都會區的交通系統,對於提升台南的城市形象及運輸效率具重大意義。整體計畫全長8.23公里,北起大橋車站南端,南至大林路平交道以南約0.6公里。
根據計劃,除了改建台南車站為地下站外,還將新設林森站和南台南站,分別預計在2029年9月和2030年9月啟用。整體計畫預計在2031年3月前完成,將為未來的市區交通帶來更大便利。交通部長陳世凱強調,該計畫已克服了文資遺構的影響,相關文物已妥善移置或保留,並在如期如質的目標下,確保2026年12月能夠實現第一階段的通車。
在台南市區,原有的9處平交道、8處地下道、4處陸橋和2處鐵路橋涵等23處横交設施將在鐵路地下化後徹底消失,這不僅能夠優化通行效率,還能夠提升城市的美觀與便利性。近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前往台南考察這一交通建設的進展,並聽取了鐵道局的詳細簡報,了解地下化施工進度及北市交通動線的規劃情況。
從工程方面來看,台南車站的結構工程已經基礎建設完成,目前各項相關裝修、軌道鋪設及機電設備的安裝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陳世凱表示,對於這些重要的工程進度,鐵路局必須持續監控,確保在時間範圍內達成各項目標。
針對「城成共榮-鐵路地下化台南車站大平台計畫」,成功大學在會議中分享了他們的願景,希望台南車站能成為推動這座城市未來百年發展的關鍵。在整體規劃中,他們提到了如何展示台南古都的歷史、整合公共交通、促進城市綠帶發展、人車分流等議題,這些變革都將為台南的經濟和社會帶來利好影響。
陳世凱再次強調,鐵路地下化不僅是交通建設,更是城市轉型的重要契機。充分利用這一平台的概念,將有助於滿足當前都市發展的需求。在與各方的密切合作與交流中,未來的台南將以更具包容性與多元性的面貌迎接挑戰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