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台積電前董座劉德音籌組產業智庫 瞄準美國政策影響

台積電前董座劉德音籌組產業智庫 瞄準美國政策影響

分享:

財訊快報報導,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近期透露了他新的發展目標,計畫在美國成立一個名為「產業智庫」的機構,以便深入探討和推動有關產業政策的研究。劉德音強調,美國的政策環境對全球及各國的產業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這也是他設立智庫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接受訪問時,劉德音坦言,作為一位商業人士,他已經積累了足夠的財富,但他希望在未來能夠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對產業政策進行推動和改進。他表示,自己最近回到美國的首要任務,允許自己享受和新生孫子相處的時光,對於這個剛滿三個月的幼兒,他感到十分滿足。

劉德音計劃將這個智庫設立在加州的柏克萊,他指出,當前全球自由市場面臨著分裂的挑戰,而自由經濟的趨勢也在退卻。在這樣一個發展之中,各國都需要制定符合自身需求的產業政策,尤其是美國。然而,他亦提及,在過去的發展中,美國的智庫多由政治人物主導,缺乏真正的產業專家參與,這使得智庫的建議往往與實際的產業運營脫節。他強調,美國的政策制定若出現偏差,將對全球產業造成巨大的影響。

劉德音描述,近幾年來,中國的產業政策逐漸對其他國家產生了影響,而這種情況下,其他國家的政策制定顯得尤為困難。他舉例指出,日本的產業政策在早期曾取得成功,但後期則出現了失敗的情況,而台灣在產業政策方面則相對較為成功。這些經驗使他希望透過成立智庫,引導產業界和學術界攜手合作,以研究的方式專注於產業的發展。

在他對智庫的構想中,劉德音明確表示將會設置兩大部分的功能:一是學術研究,二是政策建議。而他也對未來的計畫表示期待,並提到會在幾個月後向外界報告更多細節。

此外,針對目前美國前總統川普的政策走向,劉德音表示自己對於這一情況並不十分了解,仍在觀察中。不過,他提到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與美國的半導體發展息息相關,因為台灣的半導體成功同樣推動了美國的發展。他呼籲美國在壓制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同時,也應加強自身的半導體技術發展,以保障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競爭力。

隨著全球產業政策環境的日益變化,劉德音的智庫計畫不僅是他個人對產業未來的思考,也是他對於如何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中推動正向變革的實際行動。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