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TSMC)在高雄的擴建計畫近日引起關注,該公司計劃在楠梓基地,前身為中油高雄煉油廠的地點,建造五座新的晶圓廠,即P4和P5廠。這一重大投資不僅代表著台積電在全球布局上的深化,也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今日召開的環評初審會議卻面臨了一些挑戰。
環保局於會議中進行了對台積電擴建計畫的環境影響評估。環評委員會議由吳義林主持,台積電執行副總莊子壽及相關團隊成員也參與了會議。環評委員認為,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年排放量、有機廢氣的年處理量、自來水及再生水的使用計畫、回收水的使用期程以及周邊開發對交通影響的對策等方面,仍需進一步補正,因此此次環評未獲通過。
台積電的擴建計畫預計將在2027年完成,並預估可創造多達3000個就業機會,年產值可達2364億元。根據台積電的報告,P4和P5廠的總用電量預計達63萬kW,而平均每日需水量為64500立方公尺,且在廠區內的回收水使用率將高達82%。工業用水方面,台積電承諾100%使用再生水,由市政府負責供應,這顯示了其在資源使用上的責任感。
在環境保護方面,台積電更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減排承諾,計劃在製程中實現溫室氣體排放減少88%的目標,並希望每年抵換10%的增量,為期十年。同時,台積電也表達了到2040年全面使用再生能源的信心,這將是其追求碳中和的重要步驟。
儘管前路充滿挑戰,環評委員仍強調了對P3、P4和P5廠擴建案的環評影響進行綜合分析的重要性,以充分評估其對周圍環境的潛在影響,特別是在VOCs和有機廢氣的處理以及水資源的可持續使用計劃上。他們呼籲台積電需對這些關鍵指標進行詳細說明,以減少對周邊交通和環境的影響。
面對此次環評挑戰,台積電已表示將配合相關要求進行必要的補正,之後再提送專案小組進行審議。這一事件不僅關乎台積電自身的擴張計畫,更關乎當地社區的未來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台積電的每一步前進都需謹慎且具有前瞻性,而這也正是該公司所追求的長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