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台電澄清四接環評流程,呼籲理性溝通與共識建立

台電澄清四接環評流程,呼籲理性溝通與共識建立

分享:

前立委陳椒華於17日四接環評專案初審會議後,發表投書對會議程序的草率表示關切,並指責環境部未要求開發單位台電對公民團體的提問進行回應。針對此指控,台電於今日發布聲明,強調當天環評委員其實多次請求陳椒華具體說明問題,以便能針對性地進行回應,但陳椒華並未清晰表達其疑慮,反而要求與會者觀看會議的直播錄影,使得討論進入僵局,台電因此感到遺憾。

台電指出,會議中共有56名民眾及公民團體代表發言,會後台電針對收到的問題進行了首輪答覆。環境部此次環評審查聚焦於三大爭點,包含港埠營運、操船模擬和海洋生態等。台電一再重申,他們對於會議中提問的問題均作出回覆,旨在釐清相關疑慮,盡力滿足所有參與討論者的需求。

台電在聲明中進一步澄清,關於所謂的國家安全問題,他們已在首輪答覆中說明,國安評估並不在台電的職權範疇,因此無法進一步解釋。此外,針對陳椒華提出的空氣污染排放量問題,無論是總排放量或單位排放強度,都在簡報中詳盡說明,並提供數據支持,顯示他們對環境影響的重視。

自協和更新計畫啟動以來,台電表示已投入大量時間進行準備和協調,並與多位專家學者及在地人士共同研究,以尋找既能保障民眾用電權益,又能降低環境影響的最佳方案。台電強調,他們樂於傾聽各界對於協和更新計畫的意見,並希望能夠透過持續的交流溝通,達成各界的認同與共識。他們期待將這些討論引向理性與建設性的方向,藉此替代對立,使公共政策得以順利推進,實現為公眾用電權益及地方發展而共同努力的目標。

協和更新計畫的核心在於降低環境影響,具體措施包括拆除協和電廠現有的四部燃油機組,並改建兩部燃氣複循環機組,這些改變將使總裝置容量降至260萬瓩以下。此外,計畫中也包含約14.5公頃的填海造陸,以設置LNG儲槽及卸收碼頭,這些設施將確保台北及新北地區的電力穩定供應。

四接環評案於17日舉行了第六次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會中決定將兩項相關案子併陳送環評大會進一步審查。台電希望在未來的溝通中,能夠平衡各方需求,共同邁向可持續發展的局面。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