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吳清源強調國產化決心,12月中遞交承諾書力拼年底投產

吳清源強調國產化決心,12月中遞交承諾書力拼年底投產

分享:

在台灣汽車產業內,吳清源的名字備受矚目。12月2日,三陽汽車的董事長吳清源宣布退出車輛公會,這一決定引發業界廣泛關注。他在聲明中提到,對於近年該會在政府政策上的表現感到失望,指責公會未能提前通知會員、協助其應對政策變更,反而有部分人士以落井下石的態度破壞公會的和諧氛圍。

在接受媒體專訪時,吳清源表達出對車輛公會的不滿,並強調退出後將全力支持國產化政策,並澄清對三陽的反國產化謠言。他表示,三陽已投入4億元建設生產線,計劃於12月中旬提交相關的承諾書,並於今年底實現投產,明年自製率目標達到35%。

吳清源憤慨地提到,讓三陽在兩天內應變國產化政策的做法不公平。他指責某些成員在缺乏支持的情況下,對三陽進行抹黑行為,對此他感到非常氣憤。這讓他倍感挫折,因為他認為在產業轉型的關鍵時刻,應該大家都能站在同一起跑點上。

在專訪中,吳清源手中握著厚厚一疊文件,這些文件包含了與中國大陸車款相關的在地化供應鏈合作計畫,他強調三陽不僅會配合國產化政策,還會努力推動年底投產。記者追問其言及的「你」到底指的是誰時,雖然心中怒火未消,吳清源依然保持風度,表示不想討論個別人士。

據車輛公會內部人士透露,吳清源與中華汽車總經理陳昭文之間的緊張關係,使情況變得更加複雜。吳清源直言,他向來是低調行事,但公會內部的運作令他感到不滿,因此此次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夾雜在車輛公會的議題中,還有關於中華汽車引進MG品牌的爭論。MG這一品牌於2005年被收購後,從英國車轉變為中國車,其後贏得了相當不錯的市場份額,但高達95%的零件來自中國的消息卻引發了強烈的反彈,導致國產化政策的實施。

面對未來的挑戰,吳清源的決心不可小覷。他不僅要為三陽的生存與發展而戰,更是為了行業的未來與國產化的使命不懈努力。在他看來,台灣汽車產業的進步不僅是企業的挑戰,也是國家工業發展的必要步驟。隨著國產化政策的推動,期待在不久的將來,能見證更加自信而具競爭力的台灣汽車品牌。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