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善心相傳,共築教育之夢

善心相傳,共築教育之夢

分享:

在嘉義市的社區大學,自然農法班的班長龔金山,以其74歲高齡展現出無私奉獻和熱愛教育的精神,成為社會的楷模。他的生活故事不僅激勵著周圍的人,更為社區注入了滿滿的愛心和希望。

龔金山曾經在銀行擔任協理,退休後選擇回歸土地,投身於小農市集與公益活動。他深知食農教育的重要性,於是走進校園,積極推廣自然種植的理念,讓更多的學生體會到農業的真正價值。他因此獲得了教育部頒發的全國終身學習楷模榮譽,這份榮耀讓他的努力更加耀眼。

不久前,龔金山代表自然農法班,向從事弱勢學生補救教學的前台北世貿二館館長黃金山,捐贈了一萬元的善款,這筆金額雖然不算多,但傳遞的愛與關懷卻令人感動。這一善舉被譽為「金山捐助金山」,成為社區間一段美談。

黃金山館長的故事同樣感人,他自13年前回到故鄉民雄,創辦了「薪傳二手書店」,並致力於扶持當地弱勢學童。他邀請中正大學的學生,為這些孩子提供免費的補救教學服務,全心全意在教育上投入時間與財力,甚至將自己的退休金和儲蓄全數投入其中,因此他被稱讚為「最強館長」。在他的努力下,薪傳協會在各地設立多處分部,持續支持弱勢學生的學習。

而自然農法班的學員們在得知黃金山館長的感人事跡後,決定以實際行動來支持。他們在學期中舉辦了一次「尋寶活動」,透過活動所籌集的1萬元,支持薪傳二手書店,期望能夠激起更多人的善意與行動,為弱勢學童帶來鼓勵和希望。

龔金山表示,自然農法班的理念是「行有餘力、幫助他人」,希望能透過各種資源,回饋給社會,給予弱勢學生力量與支持。他們的希望不僅是捐助金額本身,而是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對弱勢孩子的關注與支持。

如此感動人心的故事,無疑是對善良與大愛的最好詮釋。透過每個善心人士的努力,教育的種子在小小的社區裡生根發芽,期待未來的社會能更加美好。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