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股市在今日(20日)迎來了亮麗表現,終場上漲118點,指數收於23,266點,成交量也略微縮至2,722億元。在今日的交易中,三大法人共計買超達150.28億元。其中,外資的表現最為突出,持續連續三日買進,今日再加碼102.76億元,這使得外資在連續三日內累積的買超金額達到461.4億元,顯示出外資對台股的信心持續增強。
根據啟發投顧分析師白易弘的分析,外資之所以連續性买超,主因為上周三進行的結算操作壓低了指數。在隨後的周四、周五及今日,外資選擇回補庫存,提前布局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封關。白易弘預測,未來兩日的收紅機率相當高,特別是權值股的賣壓將會縮減,為市場注入了一股穩定的動力。
根據證交所公布的數據,三大法人合計的買超中,外資的貢獻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在其他參與者中,投信亦有所表現,轉賣為買,集中買超23.24億元;而自營商連帶著連續買入,整體買超達24.27億元。此外,針對避險方面的布局,自行買賣中買超8.93億元,這显示出內部資金的靈活調配。
白易弘強調,外資在連續三日的買超行為,除了出於回補庫存的需要,也反映出對台灣股市長期投資價值的看好。例如,台積電和鴻海等權值股的賣壓顯著減弱,為市場前景增添了信心。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長假,白易弘認為,外資仍可能會在期貨市場進行相應的避險布局,這標誌著市場仍存在一定的波動性。他指出,外資的操作模式往往會重複上演,如壓低結算及後續回補庫存。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對台股持悲觀態度,反而指出台股的基本面依然表現穩健。
在內資方面,白易弘觀察到,投信的買盤主要集中在高成長的產業,如CPO(國內外包裝技術)領域。儘管其本益比相對較高,但市場對未來的潛在發展保持樂觀,持續進行佈局。
最後,白易弘展望未來,他預估在封關前,收紅的機率將非常高,年線上封關應無太大問題,前提是長假期間不會出現如COVID-19之類的黑天鵝事件。基於現有的市場情況和信心,長假期間開盤還是很有機會呈現紅盤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