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夜市文化的挑戰與機遇:新北市的現況與未來

夜市文化的挑戰與機遇:新北市的現況與未來

分享:

近年來,台灣的夜市文化經歷了許多挑戰,尤其是在新北市,各類檢舉事件導致不少攤商撤出市場,使得夜市的生存壓力與日俱增。根據自治會的分享,若能做好基本的環境整潔,攤商與居民之間的關係將會更加融洽。學者們也呼籲,夜市需要整體規劃,並要求政府提供必要的輔導,協助攤商合法經營。新北市市場處則表示,已經展開多場說明會進行輔導,力求整合攤商的意見,並透過網絡活動進一步宣傳新北市19處夜市的特色,以鼓勵更多民眾造訪。

夜市文化是台灣庶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一文化也面臨著各種新的挑戰。以新莊區的思源夜市為例,該夜市於6月29日隆重開張,卻在短短三個月內便宣告結束。造成衰退的因素包括夜市間的同質化以及新鮮感的消退,同時土地與法規上的限制也成為經營上的考驗。最近,台北師大夜市和中山商圈相繼遭遇「檢舉危機」,而新北市的夜市同樣面臨嚴峻挑戰,使經營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民眾的分享,一些夜市缺乏特色,尤其是連鎖店家比重較高的夜市,更讓消費者興致缺缺,不再引起光顧的慾望。而夜市附近的居民則表示,夜市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交通與環境的髒亂是他們最擔心的問題。只要攤商之間能夠互相配合,維持環境的整潔,居民就不至於將檢舉掛在嘴邊。然而,少數居民仍然對攤商的經營表示不滿,認為其影響了居住的安寧。

鶯歌南雅路夜市目前正在申請營業許可,自治會主委鄭文堂指出,挑戰在於如何整合攤商的意見,目前只有約一半的攤商願意配合。而中和民安街夜市則未在營業許可名單內,但自治會的陳姓主委表示,他們的攤位數量不多,大家常常能夠配合管理,因此與周圍鄰里關係良好。

在這片廣大的夜市文化中,板橋湳雅夜市作為老牌指標夜市,有著長達46年的歷史,自治會主委游清富提到,自民國76年成立以來,他們便積極申請並獲得營業許可,此夜市內的攤商均能自由加入,同時他們也盡力保持「敦親睦鄰」的精神,尊重居民的生活作息,保持環境的整潔,「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副教授黃正聰分析,過去許多夜市之所以無法長久經營,原因包括面臨法規問題、訪客數量未達預期、行銷不足,甚至攤位收費高等因素。這些問題亟需整體規劃與克服,政府部門也應該制定相應的法規,以便有效輔導業者,減少法規上的困擾。

新北市市場處長李長奎強調,各夜市的自治會需要有效與攤商及居民溝通,但這並不容易。從長期規劃來看,申請營業許可將為夜市的經營提供更穩定的保障,也降低了遭檢舉的風險。他表示,許多夜市未能申請的原因主要在於意見整合的困難,因此市場處也會舉辦說明會,針對居民與攤商的疑慮進行個別解釋,並協助夜市的合法化過程。

李長奎還指出,某些情況下,土地問題也會影響夜市的經營,如新莊思源夜市與樹林興仁夜市等。即便興仁夜市仍受到熱捧,外界誤解經營問題的觀點,實際上需要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看待這一現象。日前,企業家黃仁勳來台灣推動夜市經濟的努力,也啟發了新北市,讓他們思考如何全面整合19座夜市的特色,加強網絡宣傳,並將所有夜市納入每年的「新北好市節」中,藉此介紹每個夜市的特色和人氣小吃,期望能吸引更多民眾前來體驗新北夜市的魅力。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