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投稿:18928809533【微信同號】
首頁 » 資訊 » 大年初四「接神日」:迎接灶神回家,共度團圓佳節

大年初四「接神日」:迎接灶神回家,共度團圓佳節

分享:

每年農曆新年期間,大年初四擁有特別的意義,是接神的日子,民間俗稱「接神日」。這一天不僅是迎接灶神回到人間的日子,也是清明時節與神明建立聯繫的重要時刻。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的創會理事長楊登嵙,分享了2025年2月2日農曆正月初四的特別慶祝習俗,並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拜祭的時間與流程。

接神的習俗源自於對神明的尊重和英靈的敬畏。在農曆新年期間,很多人會依照「送神早、接神晚」的傳統進行。在大年初四,送走過去的神明要在一大早,而接迎灶神則可以在中午12點之後,甚至在傍晚5點前進行。因此,家庭成員會精心安排,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如期進行,誠摯地迎接神明的回歸。

初四的另一個重要習俗是「吃折羅」,這是把過年期間剩下的各類菜餚製作成一大雜燴。這道菜的獨特之處在於每家每戶都可以依自己的口味選擇材料和烹調方法,無論是蹲煮、燉煮或是油炸,都能呈現出那些獨有的「家的味道」。除此之外,吃折羅也象徵著勤儉持家,提醒人們在過後的日子裡要珍惜資源,避免浪費。

在正月初四迎接財神的拜拜時間,通常在中午12點以後,或是傍晚5點之前皆可進行。儀式的地點可以選擇廚房或自家庭中供奉神明的神龕。供品方面,家中需準備清茶三杯、鮮花、水果、甜點及盥洗用具。灶神喜愛的食物如年糕、發糕、桂圓、糖果等,也應該多準備,這不僅是對神明的供奉,也是代表著家庭對灶神的敬愛。

另外,供品中金紙的燒化是一個重要環節,其中包括壽金、刈金、土地公金和五路財神金,特別是「甲馬金」,它被視為神明出行的交通工具,因此尤為關鍵。進行拜祭時,首先需要點燃三炷香,並報上自己的姓名及住址,讓灶神知道您是誰,祈求的願望也要明確具體,無論是加薪、升遷或業績等,都應該具體敘述,以避免虛空的願望落空。

整個流程中,家庭成員在擺放供桌後,默念祝禱詞,然後擲筊請示,一旦獲得許可後便可以燒化金紙,這樣的儀式無不體現了對神明的虔誠敬畏與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大年初四的「接神日」充滿了家庭的溫馨與團圓的快樂,這樣的傳統習俗使得每一年都能在神明的庇佑中,迎接美好的新開始。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