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完善鄰長解聘機制,展現對奉獻者的尊重

完善鄰長解聘機制,展現對奉獻者的尊重

分享:

新北市新店區最近發生了一起引發社會關注的事件,涉及一位鄰長的去世與隨後的解聘程序。根據國民黨籍新北市議員黃心華的說法,該鄰長的家屬在得知其去世後,收到的卻是區公所發出的解聘通知,其中理由是「未配合執行區公所交辦事項」,使得家屬難以接受。對此,新北市民政局隨後表示歉意,並承認公所誤用了文書範本,實際上鄰長的去世不應按解聘程序處理。

黃心華在會議中表達了對此事件的關切,指出現行的「新北市各區公所辦理鄰長遴聘解聘實施要點」並未明確規定鄰長因死亡而解聘的具體條件,這導致了區公所可能錯誤地引用與事實不符的條款。黃心華進一步建議市府應及時修訂相關政策,以明確規範鄰長在逝世後的解聘流程,讓這一程序更加人性化,彰顯出對逝者的尊重和對其家屬的關懷。

引人注意的是,該事件的起因是一位名叫蔡伯健的里長在面對其鄰長的過世後,依照標準程序向區公所報告進行解聘,卻意外收到如此不當的解聘理由,讓他感到非常失望與不滿。蔡伯健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僅缺乏應有的尊重,還對亡者的家屬造成情感上的傷害,並對社會大眾的印象產生了負面影響。

鄰長在社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他們經常在日常及突發事件中協助居民,促進社區的和諧與發展。黃心華強調,鄰長的去世理應有合適的追悼及解聘程序,以彰顯社會對其奉獻的感激之情。黃心華呼籲市政府認真對待這一問題,建立更加完善的鄰長解聘機制,避免未來出現類似的爭議,並表達了對基層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針對此事件,新北市民政局重申,鄰長在去世後的處理應由里長直接向區公所報告,並不需要再進行解聘程序,補聘的鄰長將接手至原鄰長任期結束。這一解釋無疑是試圖釐清程序上的誤解,然而,公所之所以出現類似失誤,仍需引起重視,以免再次對往生者及其家庭造成不必要的困擾與傷害。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