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彰化縣的空氣品質,彰化縣環保局在全縣26個行政區域內布建了500台空氣品質感測器,並運用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建立了智能煙霧辨識系統,旨在有效監控露天燃燒稻草的情況。根據環保局的統計,去年全年共查獲664件露天燃燒稻草案件,凸顯出此項措施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環保局長江培根在接受媒體聯訪時強調,每年10月至隔年3月是空氣品質不良的高風險季節,因此環保局在此期間採取了多項積極的防範措施。他們在埔鹽鄉的永樂國小及溪州焚化廠的121公尺高煙囪上設置了全景監控設備,並結合空氣品質感測器與環境部的監測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工智慧煙霧識別系統,用以主動進行異常情況的通報。
根據環保局的說明,該系統能在溪州焚化廠半徑10公里的範圍內進行全面監測,涵蓋溪州鄉、北斗鎮及田中鎮等六個鄉鎮。當系統發現任何有違規燒稻草的行為,將會立即通報相關人員,以便快速應變和查處,這不僅節省了巡查的人力成本,還提高了查緝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環保局也指出,去年1月至11月期間,共查獲14起大型公共及私人場所違反空氣污染防制法的案件,顯示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及日益嚴峻的挑戰。江培根局長呼籲民眾,切勿在戶外燃燒稻草、雜草或廢棄物,並提醒業者履行空氣污染防制的責任,強調不應以身試法,保障自身及他人的健康。
面對空氣品質的日益惡化,彰化縣環保局的這一系列舉措,是在呼應社會對於美好生活環境的期盼,並為未來的環境治理鋪平了道路。環保局的努力,無疑是在為彰化打造更加清新與宜居的生活空間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