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復興區的雪霧鬧自今年9月發生土石崩塌事故以來,外界通行的道路已遭損壞,影響了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崩塌發生在該路段的3公里處,最嚴重的部分為「半邊橋」,長約100公尺,塌陷面積達500平方公尺,使得雙向通行完全中斷。面對這一突發情況,桃園市政府經過評估後,宣佈將無法修復原有的道路,並決定啟用一條早在20年前建設的替代道路,以重新連結雪霧鬧部落的聯外通行。
為了加強替代道路的穩定性及安全性,復興區長蘇佐璽於今日下午透露,市政府已撥出2000萬元的預算,將於本月底前開始相關的施工工程。這次的工程包括對不穩定的路面進行刨除重鋪,以及對山坡的護坡和邊溝的排水系統進行加固處理。為此,復興區公所已經完成工程的設計發包,並計劃在本月中旬召開與部落居民及代表的說明會,讓社區居民了解施工的進度和安全措施。
蘇長表示,該條替代道路目前面臨著路基掏空及坡面坍方的潛在風險,他強調此次修復行動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性。透過這次工程,將有效強化道路的基礎,同時提升行駛的安全性,期望能在明年4月之前完成,讓雪霧鬧部落的居民能夠更加便利地與外界聯繫,生活也能有所改善。
這一系列的修復工程不僅是為了災後重建,更是對當地社區及其居民未來生活的重要承諾。隨著施工的展開,居民們期待著更安全、更便捷的交通狀況回到他們的生活中,重拾正常的日常活動。市府的行動讓部落居民感受到關懷與支持,盡管現在的道路仍有待完善,但大家心中已燃起希望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