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商界,鴻海集團以其龐大的規模和影響力著稱,而戴正吳,作為前夏普會長及鴻海的老臣子,手中再度揮舞起法律的武器。他於2024年底對鴻海及其創辦人郭台銘提起訴訟,將近38億新台幣的獎勵合約的未兌現部分,成為雙方爭議的核心。
鴻海集團於2023年11月20日中午11點50分發表公告,表示會一切依法辦理,展示出其對於此案件的重視及正當性。隨著聲明發出,外界關注的目光再次聚焦於這場涉及龐大金額的勞資糾紛。
根據媒體報導,這場訴訟的源起可以追溯到郭台銘曾經為了激勵戴正吳於2016年所推動的夏普重整計畫,簽訂了一份超過10億元的新台幣的激勵合約。根據合約內容,若戴正吳能夠成功將夏普重返東京證券交易所一部,便可獲得相應的獎勵。然而,至今合約的獎勵仍未兌現,這一切使得戴正吳決定走上法律途徑,要求履行合約。
戴正吳在業界以堅韌的執行力和低調的風格受到廣泛讚譽。1986年,他加入鴻海,隨著郭台銘一同拓展公司的版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之一,是他在主導鴻海消費電子事業群期間,成功獲取索尼遊戲機PS2的訂單,這一成就讓他在鴻海內部贏得極高的評價。
隨著2016年郭台銘購併夏普,戴正吳被任命為夏普的社長,他立即展現出色的領導能力,僅用一年多的時間,便使得夏普重新回到東證一部的行列,成為業界傳奇之一。這一成就不僅證明了戴正吳的卓越才能,亦印證了他和郭台銘之間的信任關係。
然而,如今訴訟的展開,標誌著他與鴻海之間的複雜情感,不僅是商業合作的考驗,更是一場情感與信任的磨難。法官在考量案件的背景後,宣佈進入為期四個月的調解期,三方的討論將賦予這個糾紛新的契機。
在這一系列事件中,戴正吳的決定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未來的法律進程將是各方關係的重要轉折點。對於曾經一同開創鴻海新篇章的兩位商界巨擘,彼此的信任與承諾是否能夠繼續下去,將是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