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新生兒篩檢與保險:保護寶寶健康的第一步

新生兒篩檢與保險:保護寶寶健康的第一步

分享:

近年來,台灣新生兒罕見疾病的自費篩檢人數驟減近三成,許多家長因為擔心新生兒罕見疾病的篩檢結果會影響到後續的商業保險投保,因而延後進行篩檢。這樣的做法卻可能導致寶寶的健康問題被延誤,因此,專家呼籲家長應該充分了解公費與自費篩檢的規範,以確保寶寶的健康得到保障,並避免在保險投保上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北宇管顧公司總經理劉北元對新生兒篩檢及保險的相關規定提供了詳細的解析。他指出,公費篩檢一般是在新生兒出生後的48小時內進行,並且篩檢結果通常會在保險公司完成核保之前就已經出爐。如果篩檢結果顯示為陽性,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因金管會明令保險公司必須承保,且承保的效力會追溯至投保申請日,這樣的規定有效避免了因等待期而引發的理賠爭議。

劉北元強調,家長在進行公費篩檢後,如果篩檢結果為陽性,應及時遵守實說明義務,在核保過程中告知保險公司,否則未來理賠時可能會因此產生糾紛。他附帶指出,即便篩檢結果為陽性,金管會亦規範保險公司不得單方面拒保,應根據具體醫學評估來作出合理的處理方式。

另外,劉北元也提到,自費篩檢的情況下,由於金管會並未明確排除此類篩檢的等待期,因此篩檢結果可能會受到限制,尤其是當陽性結果出現時,家長需特別謹慎,因相關疾病的保險覆蓋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對於考慮進行自費篩檢的家長而言,選擇時需仔細斟酌。

不少家長在選擇篩檢方式時,可能未能完全掌握公費與自費的區別,這就更需要監管機構和保險業者強化資訊透明化和危機意識的宣導。劉北元最後呼籲,希望能透過更清楚的法律規範和資訊發布,幫助家長理解篩檢及保險的關聯,確保每一位新生兒都能獲得最佳的健康保障與照顧,並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理賠糾紛。讓篩檢真正成為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並保障家庭的未來。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