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交通部再次對桃園市的交通安全問題表達關切,特別是該市的交通死亡人數較高,引發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根據桃園市政府的最新統計數據,自去年1月至10月,全市前50名易肇事路口中,僅有一件A1級死亡車禍發生,而這一起事故發生在交通部公路局所管轄的路口,顯示出桃園市的交通事故分布特點。
桃園市交通局指出,交通部雖然多次點名桃園交通死亡人數偏高,但其實造成這些死亡的原因並不全然是交通設施的問題。許多交通事故的發生,往往與駕駛的健康狀況或其他非交通因素有關。根據交通局的說法,當發生導致死亡的車禍後,警方及相關單位會在一週內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並在道安會報中反映並檢討,隨即由負責的單位執行改善方案。
在桃園市的易肇事路口中,中壢區的交通情況尤其嚴峻,首度名列前茅的正是中正東路與環中東路的交叉口,接下來是新中北路與環中東路的交叉口,第三名則是桃園區中正路與三民路的交叉口,事故數量分別為41件、34件及31件,這三個路口皆被評為A2級事故。
除了具有濃厚交通事故的路口以外,桃園市議員謝美英也特別提出,前十大易肇事路口中有一半集中在中壢,並有四處與環中東路絡繹不絕。這凸顯出當地道路條件的不足,強調有必要考慮調整左轉專用道的設置,以提升行車及行人安全。
為了改善這一現狀,桃園市交通局積極制定改善計畫,編列2千萬元專款,計劃對30處市管道路進行安全提升。交通局表示,將依據每個路口事故的主要原因來調整相關配置,包括道路標線、左轉車道設置、交通信號優化以及夜間路燈的色溫改變等,藉此提高交通安全的整體水平。預計這些改善措施將在9月前完成。
同時,對於屬於省道的20處路口,相關改善信息將在下周一的桃園市道安會報中,轉交給公路局等路權單位進行方案規劃。不同於市管道路的改善步驟,這些省道的改善將涉及更複雜的路權協調,市政府期望藉此進一步提升桃園市的整體交通安全環境。
桃園市政府緊抓交通安全的出發點,展現出對市民生命安全的承諾與責任。透過持之以恆的努力,相信桃園的交通環境會日益好轉,成為持續發展的安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