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桃園市平鎮車站南移計畫引發熱烈討論,市府應重視當地民意

桃園市平鎮車站南移計畫引發熱烈討論,市府應重視當地民意

分享:

桃園市長張善政去年6月簽署了一項桃園鐵路地下化計畫,決定在平鎮新設永久車站,並計畫將其站體南移180公尺,旨在促進當地交通便利與長期發展。然而,最近市府提出的替代方案——將車站月台南延40公尺的計畫,卻引起了地方民眾和市議員的強烈反對。從平鎮當地的發展需求以及交通便利性考量,反彈聲浪不斷上升,許多人認為這樣的改變可能會對平鎮的未來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呼籲市府應該堅持原本的南移方案。

目前,平鎮地區的市議員及當地居民都對於市府在進行的提案感到擔憂,他們指出,南移180公尺的站體計畫是張善政與地方社區承諾的結果,其目的在於推動與未來捷運橘線的共構發展,這對於提升平鎮的交通便利性以及整體區域發展至關重要。有市議員指出,若市府採取南延40公尺的方案,將可能導致平鎮車站周邊的交通更加擁擠,影響通勤族的出行便利。此外,對於2026年即將到來的連任選舉,地方的滿意度與市府的決策密切相關,也為市府的立場帶來挑戰。

根據桃園市政府的回應,他們強調,南移180公尺的站體計畫雖然是初步構想,但由於鐵道局對此計畫提出了一些意見,經過與交通部的討論,最終提出了南延40公尺的替代方案。目前該方案仍在與交通部的協商之中,尚未最終定案。台鐵桃園的地下化計畫目前正在平鎮的新富一、三街興建臨時車站,其工程進度已達到59.1%,預計在2026年啟用。

關於新永久車站的建設,市府預算為145億元,預計在2030年啟用,現階段進展約為6.5%。對於南移180公尺的要求,鐵道局相關官員表示,這樣的距離可能過遠,並且整個捷運橘線的計畫尚未確定,因此不符合實際情況。最終,市府提出的月台南延計畫在雙方協商初步達成共識,但未來的經費分攤仍需討論。

市議員陳韋曄對此表示,若採用月台南延40公尺的方案,不僅會使得周邊交通問題更加明顯,也難以與未來的捷運橘線達成共構。市府若屈從於中央的壓力而忽視平鎮民眾的需求,將可能影響地方的發展。市議員舒翠玲也提到,對於通勤族而言,若未來需要在繁忙的交通中奔跑一百米將非常不便,因此呼籲市府應該積極爭取更加合理的南移方案,以促進平鎮的長期發展。

隨著桃園市政府進一步推動平鎮車站的建設計畫,當地社區的聲音顯得格外重要。人民的切身利益與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市府的決策不僅涉及政府與民眾的承諾,更是影響區域繁榮與交通便利的關鍵時刻。希望桃園市政府能夠仔細聆聽民眾的聲音,並在推動城市發展的同時,爭取更佳的方案,以造福當地居民。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