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歐盟與南美經濟體簽署歷史性自由貿易協議

歐盟與南美經濟體簽署歷史性自由貿易協議

分享:

歐盟近日宣布與南美四大經濟體——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達成自由貿易協議,這一舉措標誌著長達25年的談判歷程終於畫上句點。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烏拉圭首都蒙特維多市宣佈此協議時表示,這是一個「真正的歷史性里程碑」,意味著在當前全球日益對立的局勢中,促進國際貿易的努力變得尤為重要。

根據報導,早在2019年,歐盟曾試圖與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達成類似的協議,但因未能獲得所有成員國的批准而未能生效。如果此次協議最終獲得歐盟各成員國的正式認可,預計將為雙方的企業帶來顯著的貿易利潤,包括降低關稅和簡化海關程序,進而使歐盟更方便獲取南美的豐富原材料。

范德賴恩強調,此協議不僅有助於擴大貿易,還將為歐洲民眾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及改善就業質量。根據她的說法,這亦將使消費者受益,面臨更多選擇和更低的價格。去年的數據顯示,歐盟對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素有大量出口,金額接近590億美元,主要商品包括汽車、機械、化工產品及藥品。與此同時,南美向歐盟的商品出口額達到570億美元,以礦產(如鋰和鎳)、肉類及蔬菜居多。

這些礦產在全球電動車市場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此次貿易協議有助於歐洲汽車製造商更加便捷地獲取未來發展所需的大量原材料。協議生效後,兩大經濟體的市場將覆蓋7億消費者,並占全球經濟總量的約20%,雙方領導人對此表示充滿期待,盼望能夠進一步促進雙方貿易的增長。

據報導,約有6萬家歐盟公司向南方共同市場國家出口商品,其中一半為中小型企業,這顯示出廣泛的貿易潛力。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共同市場是一個由阿根廷、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組成的經濟及政治聯盟,自2000年開始談判以來,經歷了多次的波折與挑戰,尤其是在2019年因環保問題未能達成的窘境。

隨著巴西和阿根廷政府立場的演變,某些環境問題獲得改善,但烏拉圭總統路易斯·拉卡列·普(Luis Lacalle Pou)在最後談判中指出,協議正式生效前仍需克服一些障礙。他強調,這對於南方共同市場的小型經濟體而言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世界的大門正在打開」。

然而,並非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對這項協議持肯定態度。法國、意大利和波蘭等國對協議表達了保留意見,挑戰在於如何讓所有成員國達成共識。法國總統馬克宏明言此協定不可被接受,並且無法獲得法國的確認。如果法國決定不批准,則需至少三個成員國表示支持,而反對該協定的成員國其人口合併需占到總人口的35%以上。法國方面亦指出,奧地利、比利時、意大利、荷蘭和波蘭等國對該協議抱有質疑。

歐盟指出,此協議將有助於消除每年約42.6億美元的關稅,包括義大利紅酒、阿根廷牛肉、巴西橙及德國汽車等多項產品的稅負,並且能減少政府部門的審批流程。范德賴恩重申,這項協議將為歐盟創造6萬個職位,預期將為各參與國帶來繁榮的未來。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