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的內部動盪持續擴大,最近隨著洪申翰接任勞動部長的消息公佈,黨內的焦慮情緒逐步浮出水面。這一任命引發了對於賴清德政府人事安排的深刻反思與討論。接任前,勞動部長何佩珊因為勞動部公務員的死亡事件而不得不請辭,而洪申翰此次接任,似乎再一次讓人質疑「用人唯親」的用人邏輯。
洪申翰在民進黨內被視為「信賴在野黨」的一員,但對於民眾的信任度卻岌岌可危。黨內人士指出,洪的政治背景相對薄弱,他沒有專門的勞權相關經驗,因此無法讓外界對他的能力產生信心。尤其在陳世凱擔任交通部長期間,已經因缺乏專業背景而受到廣泛批評,再加上洪申翰的接任,讓黨內的擔憂進一步加劇,令人不禁思考民進黨未來的走向。
根據內部消息,洪申翰在擔任不分區立委期間的表現並未有重大爭議,但他曾經身為環境團體的副秘書長,與勞動部的職責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黨內人士質疑,洪在過去對於謝宜容代表的霸凌事件的反應,似乎顯示出他對於勞工議題的關注度不足。這讓許多基層勞工感到不安,並對民進黨的後續政策感到擔憂。
此次高層任命的爭議,也是由於勞動部內部派系之間的角力所引發。據悉,前部長許銘春因參選高雄市長而離開,勞動部的這一變動成為不少民進黨議員的焦點。這種情況讓黨內不安的氣氛愈加濃厚,一些民進黨的人士公開表達了對於民調和賴清德執政滿意度的擔憂,認為這樣的高層任命會讓選民對民進黨感到失望。
總的來說,洪申翰的接任緊迫感愈加強烈,未來如何整合勞動部的資源、改善勞工福利,以及如何處理內部的矛盾,將成為他的首要挑戰。面對社會的強大期望,洪需要展現出更多的決心與作為,否則,將可能成為在野黨攻擊的主要目標,而這對於整個民進黨的前景來說,無疑是一場大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