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交通部長陳世凱的爭議接任,勞動部新任部長洪申翰的上任拿下了民進黨內部的關注。洪申翰原本是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接手負責勞動部的職責,引發許多民進黨員對於用人選擇的困惑與不安,特別是他未具勞工相關背景的情況,也令候選人賴清德的內閣用人哲學受到質疑。
在接任的背景下,前勞動部長許銘春因參選高雄市長而請辭,接任的洪申翰被視為賴系的再次人事安排。黨內人士相當不滿,認為這樣的安排可能會削弱民進黨的形象與對勞工的信心。「民進黨的用人邏輯令人無法理解,人民和勞工將如同看待陳世凱一樣,對新任部長的能力與意圖感到懷疑。」一位民進黨核心成員指出,基層的意見與關切不容忽視。
更有成員提到,洪申翰前身於環保團體任職,並曾擔任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副秘書長,對於勞工權益的經驗相對較少。洪在擔任不分區立委期間並無大爭議,但其與勞動相關的歷史與於產權保障的深厚背景鮮有可言,這使得他如今成為「順風車」的乘客再次引發民進黨內部對於人事任命的批評。此時,正當勞動部正在面對「霸凌案」的社會壓力,對於一位新任部長的能力與反應尤為重要。「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位表面上的領導者,更是一位能夠理解與解決問題的人。」黨內成員如此表達。
不僅如此,部內的壓力也因霸凌案的延燒而增加。這使得洪申翰的上任面臨額外挑戰,他必須迅速建立信任,並面對如謝宜容事件所引發的輿論壓力。洪申翰向媒體表示,自己的使命是重建勞動部的公信力與勞工的信任。
面對內部的動盪,洪申翰不無挑戰地承諾會針對職場霸凌進行法制檢討,並堅持會加強對勞工權益的保障。在他的致辭中,洪表達了對之前事件的歉意,希望能夠帶領勞動部重新面對過去的挑戰,並朝向穩定與改革的方向邁進。隨著焦點逐漸移向他的施政表現,未來的發展將持續被關注。
然而,黨內對此的反應可謂褒貶不一,部分人認為洪接任的能力尚不可知,民進黨是否能夠在2024年的選舉中翻身,將取決於該內閣能否在短期內找到有效的做法,去化解爭議,並贏回民眾的信任。在不同的力量與聲音中,洪申翰的上任註定將成為未來政治動向的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