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百年武德殿迎來祈願祭,傳承文化魅力再創新篇

百年武德殿迎來祈願祭,傳承文化魅力再創新篇

分享:

高雄市的武德殿自1924年落成以來,已有將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為了慶祝這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古蹟,今日的祈願祭隆重舉行,這是武德殿百歲之後首次舉辦的祈願祭,備受關注。活動的重頭戲——「燒繪馬儀式」成功地將參與者的願望送達天聽,場面感人且熱鬧。

根據高雄市文化局的說法,如今的這類傳統儀式即使在日本也已不常見,通常只有在特定的重要祭典中才能體驗到。為了讓武德殿這座百年古蹟能夠延續其文化魅力,文化局自2004年完成古蹟修復後,持續與高雄市劍道文化促進會合作,開展武術教學、競賽及各種藝文活動,讓原始功能重新活躍起來,使其成為全台第一座以原始功能再利用的古蹟,也是台灣國際劍道交流的重要平台。

為了讓這座百歲古蹟能夠迎接下一個百年的挑戰,文化局也不斷努力。最近,他們成功爭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的補助經費,完成了對古蹟圈樑的加固工程,以應對台灣頻繁的地震。未來,武德殿園區還將整合古蹟周邊的空間,規劃壽山山麓重現計畫,重現當年武德殿創立時的開闊視野,進一步提升園區的特色和吸引力。

此次祈願祭的高潮在於神事儀式,專任「神主」的石鎚神社教師陳凱鈞及任職於台灣日本神道崇敬會的巫女李明勳,共同演示了日本神社風格的儀式,包括精緻的神樂舞,這些傳統活動即便在日本的祭典中亦屬稀有。

除了淨化、祈禱等儀式,活動中最受歡迎的體驗便是「搗麻糬」,此舉不僅象徵著感謝過去一年五穀豐收,也為整個祈願儀式增添了更多生活氣息。在儀式開始前,和神明供奉的「鏡餅」同樣值得關注,圓形的麻糬被堆疊起來佈置,象徵著對農作物豐收的感激。

高雄市劍道文化促進會理事長陳信寰心情激動地表示,這次祈願祭不僅有劍道交流、紅白對抗賽,還衍生出各式日式童玩和文化體驗,如搗麻糬、劍玉、陀螺、套圈圈和達摩不倒翁等,吸引了大量民眾前來參加。今年特別增加的弓道體驗和武神館的忍者遊戲,更是讓大小朋友玩得盡興與開心。他希望未來能夠繼續舉辦這樣的文化傳承活動,讓武德殿成為傳統文化的發源地,吸引更多人認識並參與其中,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不斷延續。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