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水區,隨著冬至的腳步悄然逼近,新中社社區發展協會又攜手社區居民,共同啟動了一年一度的「紅龜粿復古傳奇」活動。這項活動不僅僅是製作傳統美食,更是一次文化傳承的盛宴,讓年輕世代重新認識這道充滿歷史意義的台灣傳統糕點。
紅龜粿,因其形狀像龜甲和壽桃,歷來是客家及閩南文化中重要的節慶食品。人們常常在重要的宗教儀式、廟會或家庭聚會中,將這道吉祥的食物供奉給神明,以祈求長壽和平安。隨著時代的變遷,這項傳統漸漸被年輕人所忽略。因此,新中社社區發展協會決定,每年將古法製作紅龜粿的過程帶回社區,吸引大量居民參加,重拾這份關於紅龜粿的美好記憶。
協會理事長鄭明峰表示,紅龜粿不僅是一種象徵吉祥和長壽的食物,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參與者不論年齡大小,在這一天都能共同體驗製作紅龜粿的樂趣,彼此分享故事和情感。對85歲的周媽媽來說,這次活動讓她仿佛回到了六十年前的春節氣氛,心中滿溢著久違的溫暖和熱鬧。
活動的實際製作過程中,居民們並不僅僅是跟隨指示,而是積極參與,按照傳統工藝,使用黃槿樹葉作為蒸盤。這種獨特的方式,比起一般市場上常用的塑膠紙,不僅增加了豆沙餡的香氣,還帶來了天然的回味。當紅龜粿被端上桌時,皆讚不絕口,尤其是經過細心蒸製後彈口的口感和濃郁的香甜味,讓所有參與者都感到心滿意足。
這場活動,不僅令人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讓年輕一代逐步感受到紅龜粿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透過共同製作和品嚐,參與者的記憶和情感交錯共鳴,讓這道傳統食物在現代社會中活了下來。清水區新中社社區發展協會的努力,讓所有人了解到,紅龜粿不僅是食物,更是承載著台灣人文與情感的文化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