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網路詐騙頻傳,高齡社群的金融安全成疑慮

網路詐騙頻傳,高齡社群的金融安全成疑慮

分享:

隨著網路服務的便利性日益上升,詐騙集團卻也藉此機會活動更加猖獗。最近,針對一位年逾80歲的老翁所發生的詐騙事件,再一次凸顯了這一情況的嚴重性。這位老翁在過去多年中,投保了多張投資型保單,並原本希望在退休後能夠善用這些保險作為養老保障。然而,在今年三月他開通網路服務後,保單卻不幸遭到終止,並且更令人震驚的是,他的個人資料被詐騙集團盜用,七張保單的千萬保險金也在不知不覺中被搬走。

據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專家分析,這位老翁在提供個人資料的過程中,無意間落入詐騙集團的圈套。他們透過精心設計的手法,使用該名老翁的個人資料進行網路交易,並最終成功把保單解除。在這起案件中,保險公司雖然在合約上沒有明顯的疏失,但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的主委羅俊瑋指出,保險公司卻有三個明顯的管理缺失,無法對高齡消費者的網路交易提供必要的保護。

專家表示,對於高齡客戶的頻繁網路交易,保險公司沒有做到具體的關懷與風險提醒,僅透過電子郵件進行通知,這使得年長者在面對複雜的網路金融操作時更加無助。此外,誠如業務總經理林世德所言,客戶在進行網路操作時,應有多重身份驗證(OTP)來確保安全,他呼籲客戶對任何來源不明的通知保持警惕,並建議使用者在進行任何金融操作前都要進行充分的查證。

隨著詐騙手法的日益翻新,保障客戶的個人信息變得越來越重要。保經公司董事長吳鴻麟也提出,應該在保單解約、借款等關鍵操作時,加強與保戶之間的溝通,建議將相關操作通報給原始的業務員,讓他們能再次確認客戶的需求。

面對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對於不熟悉數位金融工具的高齡長者而言,使用網路金融服務時真的要格外謹慎。刑事局的預防科警務正張舒媛也提醒廣大保戶,在收到不明資訊時,絕對不能急著回覆,更要在任何情況下保護好自己的個資,否則可能會影響到自己的金融安全和權益。

詐騙集團的手法日趨多樣,無論是利用網路服務的便利性,還是通過侵入他人的個資來實施詐騙,這些行為都必須引起社會的高度重視,以杜絕未來潛在的金融損失。保持警覺、謹慎操作,才能讓自己遠離詐騙陷阱,保障自己的財務安全。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