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美國勞工部公布了12月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新增就業人數達到25.6萬人,遠超經濟專家預期,預示着美國勞動市場仍在增強,顯示出活力。在此背景下,失業率也下降至4.1%。這些數據不僅表明了經濟的復甦,卻同時引發了市場對於通貨膨脹的擔憂,因為就業增長可能促進消費,進一步推高物價。
此外,美國10年期公債收益率一度上升至4.7%,這是自約14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如此高的公債利率使得投資者對市場未來的走向充滿焦慮,尤其是當前經濟環境及其對利率政策的影響。元大投顧的專業經理翁祥維表示,隨著本週即將公布的通膨數據,市場的焦點或將轉向聯邦儲備系統的政策走向。他認為,若通膨指數持平或上升,將可能抑制聯準會降息的動力及預期,這對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在這樣的背景下,台灣股市也受到美股下跌的影響。13日,台股開盤後一路震盪下行,最終收盤於22,488點,跌破了半年線的均線位置,顯示出投資者對市場前景的疑慮加劇。專家提醒投資人需保持高度警覺,仔細觀察市場變化,做好風險評估。
這些經濟數據和市場現象,不僅是市場走勢的反映,還映射出當前國際經濟的脈動。投資者在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時,更應謹慎行事,隨時調整策略,以應對可能的風險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