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5日,台灣股市開局震盪,台灣加權指數收於22514.57點,比2024年最後的23035.1點下滑了2.26%。可能隨著消費電子展(CES)的刺激情緒逐漸退去,市場在高位反復波動,使得投資人面臨選擇困難。不少投資者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開始思考如何重新配置資產,尋找潛在的投資機會。
在此背景下,00972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經理人張怡琳提出了關於日本股市的投資見解。她指出,日本股市的長期投資價值愈加明顯,以東證指數(TOPIX)為例,該指數已連續兩年實現了雙位數的漲幅。從估值角度來看,根據彭博的數據,東證指數目前預估本益比約為14.6倍,這一數字低於台灣股市的16.3倍和美國股市的21.6倍,這顯示出日本股市在相對估值上具備吸引力。
張怡琳進一步解釋,投資日本股市的邏輯有所不同,並非單純追求成長股或科技股,而是專注於「價值股的復興」。過去,日本的企業經常因資本效率低下而出現了不少「殭屍企業」,使得很多上市公司的股價淨值比(PBR)甚至低於1倍。然而,隨著東京證券交易所(TSE)近年來的系列改革措施,企業被要求將提升資本效率作為管理的核心目標。對於PBR低於1的公司,更需提交改善計畫,否則將面臨下市的風險。
根據野村投信的報告,截至2024年11月底,主板市場中已有89%的公司對東京證券交易所的改善要求做出了回應,顯示出企業對於公司治理與管理改進的重視程度明顯提升。提高PBR的途徑之一是通過股利發放或股票回購來吸引投資者,進而提高股價評價水平。001972野村日本價值動能高息ETF,作為全台首檔強調PBR與每股盈餘(EPS)雙動能篩選機制的日股ETF,其成分股中不少公司在過去12個月內已經大幅進行股利發放與股票回購,這些操作的平均金額佔其市值的比率達到了4.7%。
在宏觀經濟方面,日本銀行行長植田和男則指出,目前的經濟、通脹和薪資狀況已經滿足升息的條件。他預測,若沒有突發政策改變,將可能在1月24日開始升息。隨著金融政策逐漸朝著「正常化」邁進,若經濟環境保持穩定,升息的步伐將會持續。此外,官員們對薪資上漲的信心也在增加,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認為提高薪資是應有之事。高盛的報告顯示,2025年日本將有望實現薪資與物價的良性循環,並且指出薪資每增加1個百分點,通脹率也將增加0.5個百分點,薪資增長對通脹的推動作用愈加明顯。
瑞銀的分析報告則標示,自日本經歷了長達30年的經濟停滯後,當前的情況已經大幅改變,正迎來一個「名目增長復興」的新时代。名目GDP的增長顯示出日本經濟正在從過去的異常狀態中逐漸恢復到正常化軌道,預示著日本未來會有持續的溫和增長。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則提醒投資者,當前日本股市的股價淨值比(P/B ratio)和股東權益報酬率(ROE)在相較於歐美市場仍偏低。並且,日本企業的積極改革推動了盈利增長,政府政策也全力支持經濟復甦,這將成為未來日本股市向上走的動力。他預測,日本東證指數的獲利率在2023年至2025年間將實現連續三年的增長,日股的長期投資價值可期,未來依然會延續多頭行情。這對於有志於尋找新機會的投資者來說,無疑是一個關鍵的參考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