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元受到減稅及監管放寬政策的提振,川普在即將來臨的2024年選舉中勝選的預期,讓比特幣的價格迅速攀升,朝著十萬美元大關發起衝刺。不少交易員和分析師也根據這一趨勢,普遍預測美國股市將持續上漲,直至年末。然而,專家卻針對當前市場狀況發出警示,認為投資者應對正在形成的投機泡沫保持警惕。
根據MarketWatch的報導,Acadian資深副總裁兼投資組合經理拉蒙特指出,一個有效的判斷市場是否處於投機性泡沫的方式,是對比兩位投資界巨擘的表現:股神巴菲特和比特幣倡導者賽勒(Michael Saylor)。
巴菲特是全球知名的價值型投資者,他所負責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司,一直以來都專注於公允的估值、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及其所追求的穩定回報。這與賽勒的投資哲學形成了鮮明對比。賽勒是微策略公司的創始人,他以透徹的比特幣投資策略聞名,並持續推廣加密貨幣的潛力。
歷史上,當股市上升時,巴菲特的投資風格經常遭受質疑。有媒體指出,當市場價位過高,便會出現「巴菲特的魔法失靈」等聲音。例如在1999年,巴隆周刊曾質疑巴菲特的投資策略不再有效;同樣在2021年和2024年,類似的懷疑也陸續出現。拉蒙特認為,這樣的報導往往是市場過熱的重要指標。
在這樣的背景下,巴菲特與賽勒的對比可以說是投資風格的南轅北轍。巴菲特主張簡潔明了的會計原則,與賽勒所使用的通用歐威爾式會計原則(GOAP)截然不同。巴菲特專注於回購自家股票的固有價值,而賽勒則以發行新股來融資其比特幣購買計劃。巴菲特著眼於傳統公司的長期價值,而賽勒則著眼於未來的數位資產。
拉蒙特進一步提出了一項名為「賽勒-巴菲特比值」(Saylor-Buffett Ratio)的指標,用來衡量當前市場的投機熱度。這個比值是微策略公司的累計總報酬除以波克夏B股的累計總報酬,以1998年6月的比值1:1作為基準。在過去幾次市場高點上,這個比值均呈現出上升趨勢,今年10月的比值甚至攀升至1.96。這些數字無疑警示著當前市場的投機風險。
拉蒙特坦承,儘管「賽勒-巴菲特比值」並未經過科學驗證,但它似乎能有效地反映市場的過熱狀況。他的結論是,目前的市場環境已經出現泡沫的跡象。
對於投資者而言,巴菲特近期再次選擇將資金大量囤積,波克夏手上的現金存量已達到創紀錄的3,250億美元,這或許可以作為他對市場風險評估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在如此波動的市場環境中,投資人應該提高警覺,謹慎應對潛在的風險和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