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興達電廠盡心打造「飛鳥電廠」 為候鳥譜寫棲息新篇章

興達電廠盡心打造「飛鳥電廠」 為候鳥譜寫棲息新篇章

分享:

高雄市永安濕地,這片水域因台電的努力而煥然一新,成為候鳥的理想棲息之地。自從台電投入這裡的生態保育工作已逾十年,憑藉科學化的管理和水位調控技術,永安濕地已成功吸引了多樣的水鳥,成為了替全球瀕危物種提供庇護的家園。特別是在候鳥季來臨之際,黑面琵鷺、琵嘴鴨、赤頸鴨等珍貴鳥類成為了這裡的主人,永安濕地更因此被譽為名副其實的「水鳥大飯店」。

在1月3日舉行的永安濕地候鳥季暨環境教育場所揭牌典禮上,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深情地表示,他希望有一天,興達電廠不必更名,卻能自然被大家稱讚為「飛鳥電廠」。這不僅是一個名字的轉變,背後更反映了台電對於生態永續的深刻承諾和努力。他希望這樣的改變將不僅僅留在人們的口中,更能在每個孩子的作文裡閃耀光芒,象徵著台電的付出終將結出累累成果。

曾董事長在致詞中提到了,雖然台電的電廠在穩定供電方面不可避免地對環境產生影響,但百年台電正在努力改變這種印象。他強調,與地方的良好互動和誠懇的溝通是台電計劃順利實施的關鍵。興達電廠的存在,雖然不總是被看見,但卻不可忽視地影響著周邊的生活環境。正因如此,台電積極尋求帶來一些正面的變化,讓當地居民能夠感受到實質的改進。

在興達電廠的推動下,60多公頃的電業用地中,有三分之二被保留為濕地與緩衝區,僅用三分之一作為電廠用地。這樣的決策不僅保護了永安濕地的生態環境,還讓這裡成為留鳥和候鳥共生的樂土。實際上,隨著圍籬的設置,流浪犬貓無法進入濕地,這種保護性措施使這片土地漸漸成為鳥類的安居之所。

此外,台電還聘請專業團隊進行濕地管理,根據不同水深情況評估各種鳥類的栖息情況,創造安全的繁殖環境,以促進這裡的生物多樣性。這一切努力不僅提升了水鳥的數量,黑面琵鷺的數量在過去十年中更是成長至四倍之多。

針對環境教育的推廣,興達電廠已於2024年9月獲得環境部認證,成為全國首座火力電廠的環境教育設施,這一里程碑將有助於當地居民及小朋友更深入了解濕地生態,增加對環境保護的認知。台電不僅僅局限於發電,還將自身的資源和影響力融入生態保護的行列。

台電也與國際影響力影片導演許鴻龍合作,拍攝紀實影片《飛鳥電廠》,以記錄這段生態保育的旅程和成果,分享給更廣泛的觀眾。如此一來,不僅是數字的增加,背後更是每一份生態保育、每一種生命的珍貴。隨著這樣的努力持續進行,興達電廠已然成為水鳥的棲息天堂,也讓這片綠地的未來充滿希望。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