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市的客庄元宵節慶(火旁)龍系列活動即將於農曆春節後盛大展開,今年的活動主題以「親子」為中心,旨在讓家庭共同參與傳統文化的慶典,並特別創新地用「泡泡」取代傳統鞭炮炸龍,讓活動增添更多趣味性和友善的氛圍。此外,主辦單位也廣邀社區和新住民團體參與,為這項悠久的傳統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與多樣性。
(火旁)龍是苗栗客家族群在元宵節期間的獨特民俗活動,象徵著祥和與繁榮。在慶典中,祥龍會走訪家家戶戶,獻瑞祈福,並在街頭商家間舞動,表達對新年的祝福。傳統上,舞龍時會點燃鞭炮向龍頭和龍身擲去,象徵著「愈炸愈旺」的美好祝願。自1998年以來,苗栗市公所已持續舉辦(火旁)龍系列活動,這一項活動至今已邁入第27年,並獲得客家委員會的認可,被列為客庄12大節慶之一,與「北天燈」及「南蜂炮」同樣享有盛名。
今日,苗栗市公所於縣政府一樓大廳舉辦了2025苗栗(火旁)龍強(火旁)出吉的記者會,活動由建功國小的舞龍隊揭開序幕,隨後新住民團隊、幼兒園的小朋友及扶輪社的國際交換學生們也紛紛上場體驗舞龍,現場氣氛熱鬧無比。苗栗縣長鍾東錦、市長余文忠及市民代表會主席陳仁杰等各界人士共同參與,並啟動了泡泡棒,讓五彩泡泡在空中飛舞,帶來了歡樂的童趣。
鍾東錦縣長表示,「龍」象徵著客家人的信仰與期盼,是幸福和成功的象徵,他誠摯邀請全國的遊客到苗栗參加這個文化盛會,期望能為新的一年帶來好運。他也強調透過這樣的活動,能夠讓客家文化和語言得以永續傳承,讓更多人認識這片土地的文化底蘊。
余文忠市長則提到,今年的活動特別強調親子互動,除了保留傳統的舞龍活動,還加入了親子泡泡(火旁)龍元素,希望通過邀請11個社區參與,展現在地社區的特色,並透過國際龍隊的參與,增添活動的多元創新性。他期待這些努力能促成無形文化資產的認證,並進一步推動地方觀光的發展。
公所的相關人士指出,2025苗栗(火旁)龍系列活動將於2月6日(大年初九)在玉清宮廣場舉行祥龍點睛和貓裏客家龍競技,2月8日的(火旁)龍嘉年華則會有超過30支專業藝文表演團隊,沿著玉清宮至貓裏喵親子公園的路線封街演出。至於2月9日,將舉辦的(火旁)龍之夜更是精彩絕倫,國外舞龍隊將與國立體育大學的舞龍隊同台演出,象徵著文化的融合與發展。而在經國路河濱公園,多條祥龍也將迎接傳統的鞭炮洗禮,讓慶典達到最高潮。活動的尾聲將於2月14日深夜,在嘉盛里五文昌廟廣場舉行「化龍返天」的文化儀式,為整個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