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草屯鎮是該縣內水稻的重要產區,這裡的稻田為南投縣的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隨著冬季的來臨,稻米收成後,農田進入休耕期,許多農民會選擇在這段期間種植花卉與綠肥植物,以培養土壤的肥沃度。同時,草屯公所為了讓民眾能夠更貼近自然,並體驗農耕的樂趣,與農民合作栽種了大量的蘿蔔。
在今年,草屯的蘿蔔栽種面積達到6公頃,將在19日上午8時正式開放供民眾下田自行採摘。草屯公所特別提醒,民眾在前往之前需自備容器及採摘工具,並強調切勿提前進入農田採摘,以保障農民的辛勤勞作和成果。
草屯公所表示,該地區的水稻種植面積超過千公頃,是南投縣水稻生產的絕對重鎮,素有「南投米倉」之美譽。每年入冬後,農民們會利用休耕的農田進行花卉種植,如油菜花與波斯菊等,既美化大地又使土地得以休養生息。在這樣的背景下,草屯公所與農民們聯手栽種蘿蔔,將農地的使用價值最大化,同時讓民眾能參與其中,享受拔蘿蔔的樂趣,這項活動也趕在農曆新年到來之際,吸引了不少民眾的參與。
今年的蘿蔔地分佈於草屯鎮多個地點,包括中投公路下青青錦鯉對面、陳府將軍廟、農會南埔辦事處附近、玉屏路、墩煌路及復興路等,共計8處。這些農田將會成為民眾體驗農田樂趣的最佳場所,尤其在春季的花海之中,襯托出農田的勃勃生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開放的農田中,還設置了親子拔蘿蔔的趣味競賽,吸引家庭帶著孩子一起享受這份樂趣。不過,由於名額已經滿額,報名的家庭只能期待來年的活動。
綜合各方訊息,草屯的這項親子拔蘿蔔活動不僅增進了民眾對於農業的理解,也促進了社區的互動與交流。挑戰著每一位參與者的靈活度和耐心,讓大家在自然的懷抱中,重新認識這片土地的美好與豐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