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蔡詩萍展望未來 文化局長的兩年經驗與計劃

蔡詩萍展望未來 文化局長的兩年經驗與計劃

分享:

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近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以個人視角分享她自兩年前上任以來的心路歷程及明年的主要計劃。蔡詩萍提到,明年台北將舉辦台北戲劇獎和翻轉西區兩大重要活動,這些都是她在推動文化政策上所寄予厚望的項目。

回顧今年,蔡詩萍特別提到了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的“白晝之夜”活動。活動前夕,正值康芮颱風來襲,蔡詩萍面臨是否取消活動的艱難抉擇。考慮到數百團隊的合作及活動時間接近年末,她深知若取消將不再有補辦的機會,最終決定繼續推進。值得慶幸的是,雖然颱風影響了部分民眾的外出,但在緊急應對和跨局處合作的努力下,活動得以如期舉行。蔡詩萍表示,這樣的經歷讓她更加理解公部門面臨的壓力和妥協之道。

在受訪中,蔡詩萍感慨道,自己上任後發現文化局所負責的老樹竟有三千多棵,這讓她感到驚訝且感動。她強調,這些樹木不僅是環境的一部分,更是與當地居民和社區共同記憶的象徵,承載著時光的流轉及文化的延續。

隨著任期接近兩周年,蔡詩萍正努力推動一系列計劃。其中,台北戲劇獎是她特別注重的項目,現在已有60組評審,其中10名民眾也參與其中,讓普遍觀眾也能感受到參與小劇場文化的魅力。明年頒獎典禮將於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行,蔡詩萍迫切希望能帶給入圍者如同金馬、金鐘的紅毯體驗,讓演員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

在紅樓的計劃中,蔡詩萍提到中小型劇場“定目劇”的空間需求,她察覺到台灣的讀劇表演仍具潛力,政府在未來需加強對這類表演的扶持,以培育更多的觀眾基礎。

在談到翻轉西區的構想時,蔡詩萍提到萬華地區的老城區及茶室文化。她計劃透過強化公共安全與消防等措施,保留傳統茶室文化,並結合燈光藝術設計,讓這些空間存活下去,並進一步發展成為新的藝文和咖啡文化中心。此外,西門町的紅包場文化也在她的視野之中,蔡詩萍希望透過政策提供支持,幫助年長藝人重返舞台,重振生機。

在訪談的最後,蔡詩萍反思自己在公職的這兩年,若將來離開公職重拾評論工作,她能更深刻地理解公部門的處境。她表示,雖然理解批評的重要性,但更希望大家能了解到政策背後的複雜性。在整個節目中,蔡詩萍流露出她對文化工作的熱情和期待,展現了她作為一位文化局長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