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台灣知名連鎖炸雞店「豪大大雞排」於微博上宣布,將在今年底前關閉中國市場的所有門市,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讓不少中國網友感到震驚與不解。據了解,豪大大雞排自進軍中國市場以來已經有12年,曾經因其獨特的炸雞口味和品牌形象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然而,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以及人事和原物料成本的上升,法院將裁定永久關閉門市的決策,無疑是一個重大的轉折。
豪大大雞排在公告中還特別提到,“香港、中國台灣及海外授權地區的門市仍然照常營業,歡迎大家前往惠顧”,其中提到的“中國台灣”字眼,引起了台灣網友的強烈反彈。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發聲,他們認為使用這個稱呼是一種矮化台灣的行為,激起了他們的民族情感。許多網友立即發起抵制活動,並在Facebook和其他平台上呼籲抵制豪大大雞排的產品,留言中充斥著“只要是舔共,一律拒買”以及“讓他退出台灣市場”等激烈言論。
在台灣的門市也相繼出現了風波,民眾的反應不一,對於品牌的支持以及對政府的立場,消費者們表現出分裂的情緒。有些人表示理解,認為如今國際形勢複雜,企業面臨生存壓力;而另一些則強烈不滿,質疑豪大大雞排的操作和表述方式,對品牌的信任感大為下降。
豪大大雞排成立於1992年,以其獨特的炸雞製作工藝和多樣化的產品迅速在台灣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經過多年的發展,在全盛時期,品牌在台灣曾擁有多家分店,並逐步拓展至中國和其他地區。不過,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豪大大雞排面臨著愈來愈多的挑戰。近期,除了宣布關閉中國據點外,其在台灣的幾家門市也先後關閉,顯示出品牌的經營困境。
面對市場的變化和消費者的強烈反應,豪大大雞排至今尚未對網友的抵制聲浪做出具體回應。品牌未來走向仍然不明,但這一事件無疑再度引發了對於品牌、民族認同和中台關係的思考。隨著監管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生存策略將面臨更多挑戰和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