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輝達的挑戰:從財富效應到員工敬業度的微妙平衡

輝達的挑戰:從財富效應到員工敬業度的微妙平衡

分享:

輝達(Nvidia),這家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巨頭,不僅在市值上迅速超越老牌科技公司,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公司之一,更為無數員工創造了可觀的財富。根據數據,目前公司約有78%的員工已成為百萬富翁,每兩位員工中就有一位的身價高達2500萬美元。這一切的光鮮亮麗背後,卻隱藏著一個不為人知的困境。

在這個高薪與高壓交織的工作環境中,許多員工選擇以所謂的「半退休」模式應對繁重的工作壓力。這種心態的出現,逐漸引發內部員工對於同事的抱怨與不滿,究竟高管們應該如何解決這個日益突出的問題呢?

一些在輝達工作的員工形容道,「在這裡工作就像被金手銬綁住一樣」,儘管壓力巨大,卻因為薪資及股票的吸引力而不敢輕言離職。一位前行銷部門的員工表示,在公司每天要參加7到10場會議,每場會議人數動輒超過30人,會議中常常伴隨著爭吵與激烈的討論。即便如此,他仍為了公司股票的未來而忍耐了近兩年的壓力。

這份財富雖然令人驚嘆,但其代價卻是相當沉重。一位前技術支援工程師透露,他每週至少要工作七天,經常延長到凌晨,整個工作環境更像是一個高壓的鍋爐,充滿了緊張與焦慮。這讓一些老員工在累積了可驚的財富後,選擇「半退休」的生活,以逃避日常的高壓工作。

輝達的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面對這股「半退休」潮流,以其獨特的方式進行應對。在去年12月的全體員工會議上,當被問及如何處理這些資深員工時,黃仁勳的回答讓人耳目一新。「在輝達工作就像是一項自願性運動,每個人都應該當自己時間的CEO。」這句話反映出他對工作目的的重視與對員工自主性的鼓勵。

黃仁勳的管理哲學不僅體現在對「半退休」現象的回應上,他主張不設立長期計畫,以提升公司的靈活性。他認為,固定的計畫往往會限制創造力,帶來不必要的束縛。「我們不做定期的計劃系統,世界是一個活生生的東西,所以我們只是持續計劃,沒有五年計劃,沒有一年計劃,只有我們正在做的事情。」這種即時反應的思維方式,已逐漸成為輝達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黃仁勳提倡的扁平化組織結構,讓交流變得更加高效。他直接管理最多可達60位下屬,避免冗長的會議和一對一的溝通,更傾向於開展全體討論。他鼓勵每位員工向他分享五件他們正在關注的事情,這不僅增進了溝通的效率,也讓他能夠即時掌握公司現況,快速做出決策。

在內部管理上,黃仁勳對於「時間管理」極其重視,他以短小精悍的電子郵件著稱,通常不超過六行,並鼓勵員工遵循這一原則,提升溝通的效率。據知情者透露,當他碰到過長的文章時,他會用「TL;DR」(太長不看)的語言作為反映,顯示出他在追求效率上不妥協的態度。

有趣的是,儘管黃仁勳的管理風格相對嚴苛,甚至半開玩笑地提到「喜歡用折磨的方式將員工塑造成偉大」,但他在Glassdoor上的支持率高達97%,超越了其他科技巨頭的執行長,比如Google母公司Alphabet(94%)和蘋果(87%)等。

隨著財富效應的不斷擴大,輝達的辦公室裡經常充斥著對於股價變動的討論,甚至公司內部已有上千名員工加入專門討論個人理財的Slack頻道。這種現象可能意味著,輝達在享受財富帶來的優勢同時,面臨如何保持創新動力與工作效率的新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以促進員工的日常敬業度,將是公司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