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雲林縣積極推動垃圾減量及分類管理措施

雲林縣積極推動垃圾減量及分類管理措施

分享:

近年來,雲林縣的垃圾產生量逐漸攀升,尤其在COVID-19疫情後,日均垃圾量更是接近400公噸。這一現象不僅影響了環境,也引起了當地環保單位的高度重視。台灣雲林縣環保局局長張喬維指出,垃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於民眾的消費行為改變,網路購物的普及以及過度包裝的現象皆為一大推手,同時也反映出垃圾分類的落實程度不足。

為了有效降低垃圾產生量,雲林縣自去年三月起便啟動了垃圾破袋稽查及退運機制。根據環保局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底,已經退運了61車次,總重量近1000公噸,並破袋約10萬包,其不合格率接近18.7%。其中,被退回的垃圾中,紙容器數量佔據了大宗,緊隨其後的是廚餘垃圾。環保局廢棄物管理科長鄧雅謓表示,此次措施的雙管齊下,使得每日垃圾減量約7%,這無疑是在推動環保事業上的重要一步。

環保局強調,2023年將繼續加強垃圾破袋稽查,並進一步要求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垃圾減量和分類,期望能將每日產出的垃圾量降至340公噸以下。雲林縣目前並未設有公有焚化爐,過去的垃圾處理需要依賴其他縣市的支持。然而,隨著「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及「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SRF系統(MMT)」的導入,雲林縣如今有能力每日自處理約300公噸的垃圾,並透過六輕焚化處理協助,逐步減輕垃圾掩埋場的負擔。

面對未來,環保局計畫持續推動垃圾減量及分類政策,並將逐步去化現有的垃圾掩埋場,最終達成封閉轄內垃圾掩埋場的目標。這些措施不僅能提升環境品質,更是為了建設一個更加綠色和可持續的雲林,讓每一位民眾都能生活在更美好的環境中。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