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1日凌晨,嘉義縣大埔鄉經歷了一場強烈的地震,震中為芮氏規模6.4,震感之強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隨著地震的發生,南部科學園區內的主要廠商迅速啟動應變機制,展現了對自然災害的迅速反應和極高的韌性。
根據國科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的最新報告,儘管地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恐慌,各家廠商在災後的應對中卻保持了相對的冷靜和效率。新聞報導指出,截至目前,園區內的主要廠商,包括全球半導體巨頭台積電、聯電及顯示器製造商群創,已大致恢復正常運作。尤其是台積電在地震後的1月23日就完成了全面的復原作業,聯電則於1月24日迅速復工。值得注意的是,群創的檢查和修復作業在地震次日便已悉數完成,展現了其運作的高效性和敏捷性。
南科管理局進一步表示,除了上述幾家大型企業之外,住華、艾司摩爾及晶電等其他廠商的產線也未受到地震及隨後餘震的影響,運作仍然穩定。此情勢不僅顯示了園區企業的快速恢復能力,也反映出台灣在工業基礎建設上的堅實實力。
儘管在地震後出現了頻繁的餘震,但南部科學園區的各廠商迅速適應,進一步減少了供應鏈受到的影響。而南科管理局也強調,廠商對外公告的災損信息相對有限,並且以公告的重大訊息為準。聯電的新聞中心註明,此次地震對公司的財務及業務無重大影響,其它企業尚未發布有關損失的公告。
展望未來,南科管理局表示將會持續協助各廠商加強韌性,以降低自然災害可能帶來的冲擊。台灣在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以及企業自我修復的能力,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之一。震後企業的團結合作和迅速反應,不僅是對當前挑戰的有效應對,也為未來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增添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