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東北季風的影響持續發揮作用,台灣的風力發電系統近日迎來了極佳的發電表現,為台灣電力供應帶來可喜的變化。根據台灣電力公司(台電)9日的報導,在東北季風強勁的情況下,台灣的離岸風電機組陸續投入運作,風力瞬時發電量於7日13時49分再度刷新歷史紀錄,達到304萬瓩(即3040MW)。這一成就是在四日內第二次突破驚人的發電量,彰顯了再生能源在應對現代需求上的潛力。
今年12月4日,風力發電量已首次突破3GW大關,當時的瞬時發電量為302萬瓩。如今,隨著風速的進一步提升,這一數字再創高峰,足以讓人對未來的風能發展充滿期待。台電表示,得益於風力發電的穩定供電機制以及政府不斷推動再生能源併網的政策,讓燃煤與燃氣發電機組的運作得以適度減少,從而優化台灣的電力能源結構。
此外,台電指出,雲林四湖風力發電站自12月2日起因應民營再生能源併網施工而進行計劃性停機,但在其他時間,整個風力發電系統仍然維持正常運作,保證供電穩定。在秋冬季節,由於風速較高,風力發電的效果格外顯著,不僅促進了電力的高效利用,也為存儲電力的抽蓄機組提供了更多的作業空間,進一步提升了電網的調度效能。
隨著台灣對於推動再生能源的持續努力,各類型的電力機組可以在經過合理的安排後,降低燃煤與燃氣的使用頻率,這不僅有助於減少空氣污染,也是對於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要貢獻。這一連串進展,為台灣未來的能源政策注入了新的活力,並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背景下,展現出積極的行動。台電的發言人也強調,隨著風電和其他再生能源不斷增加,台灣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