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食物中毒事件沖擊台北市民心,6死24傷

食物中毒事件沖擊台北市民心,6死24傷

分享:

台北市最近發生了一起引起廣泛關注的食物中毒事件,該事件發生在寶林茶室信義店,結果造成6人不幸喪生,另有24人輕重傷。這一事件不僅讓受害者的家屬陷入悲痛之中,也引發了社會對食品安全問題的深入思考。

事件始於2023年3月24日,市衛生局接獲報告後迅速展開調查。衛生局工作人員對該茶室進行了連續兩天的稽查,包括對作業人員的手部及環境樣本進行檢測。而隨著對可疑食材的追溯,檢驗結果顯示作業人員的手部樣本中檢出了致病物質——邦克列酸。這一發現對查明事件的根源至關重要。

調查結果顯示,造成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寶林茶室未妥善管理其食材。據悉,該店將拆封的粿條未冷藏,自然導致了細菌滋生和毒素產生。該店在食材管理上未落實防止交叉污染的規範,也未遵循先進先出的原則,最終導致了這起悲劇的發生。

針對此次事件,衛生局對寶林茶室作出了多項處罰,包括300萬元新台幣的未投保產品責任險處罰、50萬元的提供資料不實處罰、48萬元的過期食品處罰,以以及其他合計累計達406萬元的新台幣罰款。此外,衛生局表示,未來將進一步限制該店的營業活動,要求其在改善後才可重新開業。

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衛生局已針對台北市內的39個百貨公司擴大稽查頻率,並強化餐飲業的分級評核制度。所有被懷疑與食品中毒事件有關的業者,將依法被要求停業,並需在完成食品衛生改善及接受四小時的食品安全教育後,才能重新申請恢復營業。

此外,衛生局也增派了33名稽查人員,並新設「食因性疾病檢驗組」,致力於提升食品安全監測的效率。自2023年5月以來,該小組已對34件食品進行抽檢,結果均顯示未檢出邦克列酸,顯示出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及其有效性。調查還強調,去年12月起,所有疑似食品中毒案件都將進一步列入邦克列酸的監測名單,以確保市售食品的安全。

在民事賠償方面,法務局已要求業者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目前已協助一名死者家屬與業者達成和解,並在進行調解程序中協助其他四名受害者及其家屬。這些案件的調解程序已經展開,並計劃在農曆年後繼續進行第二次的調解。

台北市市長蔣萬安在一次公共活動中表達了對此次事件的重視,表示市府將增加人力編列經費,成立食品安全實驗室,並對疑似食品中毒事件的停業標準進行調整,以加強監管力度,確保市民的飲食安全。他指出,北市對提升食品安全的決心不變,並將穩步推動各項改進措施,防止悲劇再次重演。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