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香山區交通改善計畫啟動,提升長輩通勤便利性

香山區交通改善計畫啟動,提升長輩通勤便利性

分享:

新竹市香山區的交通問題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特別是對於當地居民,尤其是長輩們的通勤影響。根據市議員林盈徹的指出,香山區現有的候車亭及公車站牌狀況不容樂觀,許多候車亭早已因年久失修而無法提供基本服務,讓長輩們在等待公車時倍感不便。香山區擁有22個公車站牌,但其中多數並未設置候車亭,長者們常常只能在烈日の曝曬或惡劣的天氣下,無奈地站著等待公車,這一現象引發了許多民眾的擔憂。

許多公車站牌的資訊也因為老舊而變得模糊不清,對於依賴公共交通的居民來說,這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長輩們更是需要準確的公車資訊來確保他們的通勤安全與便利。林盈徹強調,這些問題的艱困之處在於,現有的候車亭背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單位,導致候車亭的維護與更新難以落實。他呼籲市政府能夠對各類候車亭進行全面盤點,以便整合管理與維護,讓長期面對交通困境的居民受到改善。

為了解決香山區交通不便的困境,市府交通處已經展開了行動,對於香山區的15座候車亭及老舊公車站牌進行了發包計畫,預計於今年中旬完工,這將是改善交通設施的重要一步。藉由這些更新,公車站的數量將從目前的50站增至62站,其中市府管理的候車亭數量將從17座增加到32座,私人設置的候車亭也將大幅減少,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乘車體驗。

然而,林盈徹更進一步地建議,未來的候車亭設計可結合各縣市的城市特色。例如,屏東的候車亭因地制宜地融入了當地特色的乳牛與紅豆文化,而台中則以海洋商港為靈感設計了別具風格的候車亭。基隆的創意則是讓人印象深刻的機艙型候車亭,這些都帶來了全新的視覺體驗,並期望吸引外地居民使用大眾交通。

新竹市交通處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除了實際的硬體設施更新外,未來會尋求與企業合作,嘗試打造具有新竹地方特色的候車亭,讓公共交通不僅僅是出行的工具,更成為一種文化的展現。至於老舊公車站牌的更新計畫也已經在進行中,預計將於2月完成,這些改變將有助於建立更友善的公共交通環境。

面對即將到來的交通改善計畫,香山區的居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相信這些舉措不僅能夠提升交通便利性,還能促進社區的發展與活力。此舉必將為香山區帶來新的生機,讓每位居民都能在更舒適與便捷的環境中,享受公共交通的便利。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