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高雄市衛生局醫療評選爭議引發熱議

高雄市衛生局醫療評選爭議引發熱議

分享:

近期,高雄市衛生局面臨了備受關注的拔官爭議,而事件的導火線是來自於兩位高醫體系的醫師在網路社交平台上對市立大同醫院招標評選過程的評論,這一舉動不僅引發了大量網民的關注,還讓衛生局正式提起民事訴訟,要求這兩位醫師賠償名譽損害的損失。

在這場爭議中,市立小港醫院副院長馮明珠特別受到矚目。她在社交媒體貼文中表示,「醫療專業不該被踐踏」等言論,似乎引起了衛生局的不滿。隨後,衛生局發文給經營小港醫的高醫大董事會,要求以馮的專業表現不稱職為由,要求在七天內解除她的職務。然而,這一要求在不久後被撤回,引來外界批評,指責衛生局的行文有濫用公文的嫌疑。

除了馮副院長,另一名醫師蕭姓醫師也因在網路上發表對大同醫院招標評選的看法而遭遇風波。該醫師透過LINE社群表達了對衛生局在重大政策執行中的偏頗斷言,宣稱「高醫就已經註定出局」。對此,衛生局決定提告,認為該醫師的言論影響了其名譽與公信力。

蕭醫師在其言論中提到了「政客們正在盤算怎麼裂解高醫」,這一指控被衛生局解讀為對市府機關的明顯指責,質疑其在醫療資源的配置和管理上的公正性,並暗示衛生局未能履行職責,這一系列指控進一步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與此同時,馮醫師在高雄市議員陳麗娜的臉書下留言,質疑涉及評選的委員中,雖然有三位是衛生局的公職人員,卻有四位專家參與,但其中唯一的公共衛生專家卻未能出席,這讓她懷疑評審的公正性。衛生局基於這一留言,也向馮醫師提出了民事告訴,稱其公然散佈對評審會的質疑,損害了衛生局的名譽。

對於衛生局的行動,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表示困惑,呼籲衛生局應明確指出醫師的言論中哪一句話損害了名譽。她強調,社會大眾對於政府的質疑和批評應該採取改進的態度,而不是動輒就提起訴訟,這樣的行為對於公務機關而言無疑是最糟糕的示範。

目前,這場關於醫療體系及評選過程的爭議仍在持續發酵,社會各界對於衛生局的舉措是否過於嚴厲以及醫療專業的自主性問題都展開了廣泛討論。高醫體系的兩位醫師所引發的事件不僅反映出專業領域的矛盾,也讓人思考公務機關在面對批評時該如何應對,進一步影響到整體社會對醫療體系的信任與期望。

精選文章
更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