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車站的全新雲頂天棚「高雄綠之丘」於上月底正式啟用,總長660公尺、寬340公尺的設計,不僅串連起周圍的綠園道,更成為了當地居民與遊客休閒的好去處。這裡不僅適合騎單車,還是市民散步的理想選擇,民眾可以輕鬆地從站點出發,往西騎向左營車站,或往東前往鳳山車站。然而,隨著天棚的啟用,一些通行上的設計問題也浮出水面,讓使用者們感到困惑甚至危險。
最近,高雄市港都社區大學舉辦了一場自行車騎乘體驗活動及車站動線盤查,發現天棚的動線標示並不清楚,旅客在初次造訪時常常不知該如何從地下B1層的電梯到達天棚或是地面層。這對於不熟悉環境的初次遊客而言,無疑是增加了通行的難度。此外,天棚內的自行車道與行人道同時運行,常常出現人車混雜、爭道的情況,這樣不友善的設計容易導致意外發生。
市議員張博洋指出,天棚靠近哈爾濱街的一段路段存在著設計瑕疵,這段路因為避開中間的地下隧道緊急逃生口而縮窄,導致行人道與自行車道的通行狀況均受影響。他提到,這一區域的施工告示牌和三角錐仍然設置在通道中,讓過路民眾無法清楚判斷通行是否安全,這樣的情況會導致步行者與騎單車者之間的衝突風險加大。
張博洋強調,這座天棚的設計本意是為了給市民提供一個舒適的休閒空間,也應該成為自行車觀光的重要路徑。眾多使用者,包括輪椅族、攜帶嬰兒車的家庭、以及行人和長者們,都在這裡交錯行駛,容易產生使用上的衝突,因此他呼籲有關單位必須儘速改善設計,加強標示,避免擦撞事件的發生。
針對這些問題,鐵道局南工處表示,已經注意到天棚在哈爾濱街起點因地下隧道逃生口的設置,造成自行車道及人行道的擁擠情況。當局將與北側71期市地重劃的計畫進行整合,盡快改善人行道的寬度,以及尋求更好的自行車道設計方案,力求在近期內完成改善工作,以提升旅客和市民的通行安全性與舒適度。
高雄的城市交通和設施規劃在持續進步,希望能夠透過不斷的改進,讓市民與遊客能在這樣美麗的空間裡,享受到歡樂與安全的交通環境。